壶中天十首(其四)

千年杰阁,笑三王以后,都无文笔。

幸有西山看不足,天外修眉漾碧。

凫渚云迷,龙沙草没,俛俯成今昔。

阅人多矣,帆樯倚槛如栉。

可惜蛱蝶飘零,故宫罗绮,雨打栏干湿。

莫望蓼洲东去路,愁入江楼夜笛。

胜地凄凉,倦游飘泊,乡泪频沾臆。

马当风驶,几时一送归客。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词以“壶中天十首(其四)”为题,出自清代词人项鸿祚之手。词中描绘了一幅千年古阁的景象,与历史的变迁形成鲜明对比,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感慨。

词开篇即以“千年杰阁”点出主题,阁楼历经千年仍巍然屹立,却见证了三王之后的文脉断绝。接着,“笑三王以后,都无文笔”,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后世文化衰落的无奈和讽刺。接下来,词人通过“西山”、“修眉漾碧”、“凫渚云迷”、“龙沙草没”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自然与历史交融的画面,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空间的广阔。

“阅人多矣,帆樯倚槛如栉”一句,将过往的人事比作栉齿般密集,形象地表现了历史的厚重与复杂。随后,“可惜蛱蝶飘零,故宫罗绮,雨打栏干湿”几句,借蝴蝶的飘零、故宫的罗绮被雨水打湿,隐喻了繁华易逝、人事更迭的悲哀。

最后,“莫望蓼洲东去路,愁入江楼夜笛”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词人感叹于历史的变迁,即使在凄凉的环境中,也难以摆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疲惫。“胜地凄凉,倦游飘泊,乡泪频沾臆”一句,直抒胸臆,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词情感深沉而富有感染力。

“马当风驶,几时一送归客”则寄寓了词人对回归故土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词人对生命、历史与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与对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壶中天十首(其五)

衍波玉润,写银钩叶叶,点商分羽。

修到神仙贫亦好,寄食幸逢邹举。

画阁笼烟,湘帘映水,一砚瀛洲雨。

乌丝墨纱,只今流落如许。

当日镜槛书床,朝朝暮暮,便是瑶台侣。

甲帐绣襦甘小谪,何况世间儿女。

紫极人归,青林虎啸,遗迹城南路。

夜凉应有,佩环月下来去。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十首(其六)

身将隐矣,谢故人无恙,灌园差乐。

世事原非吾辈了,且向南州栖托。

半亩斜阳,一锄野水,刖自成丘壑。

柴门土锉,箸书应是僮约。

谩教车骑重来,请从此逝,高举随黄鹄。

老圃空依徐稚宅,谁荐秋风葵藿。

万柳堤荒,百花洲冷,烟月长萧索。

旧盟鸥鹭,偶然飞下寥廓。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十首(其七)

螺屏翠叠,几重山浅画,忆他眉妩。

柳外斜阳花上月,都是西风吹去。

帘轴双钩,镜奁单锁,钞剩闲情赋。

瘦琴支枕,卧箫谁理尘谱。

天际望杳鳞云,锦书不寄,凉雁鸣烟橹。

我未离家心似客,愁在无人知处。

病怯灯明,困销茶酽,灰冷芙蓉炷。

黄昏又听,竹梢弹碎秋雨。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十首(其八)

峭寒随马,指疏林尽处,暝投孤驿。

短榻尘栖风自扫,酒薄禁愁无力。

窗纸蓬飘,炉灰荻冷,灯闪题诗壁。

燕南赵北,可怜今夕何夕?

凝想箫鼓春城,园香倚醉,多少闲踪迹。

梦影迷离天未晓,铃语东风催客。

印月虚廊,敧梅小院,到此都休忆。长安近否?

夜阑应有人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