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
云从四岳起,水向百城流。
幽意随登陟,嘉言即献酬。
乃知缝掖贵,今日对诸侯。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盛况,诗人与友人一同乘舟,享受着美好的时光。开篇“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两句,通过对历史或古代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里的“龚黄”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伟人,而“李郭舟”则是与诗人一同游乐的朋友。
接下来的“云从四岳起,水向百城流”两句,则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四岳指中国古代所尊崇的五座大山中的任何四座,而这里以此来形容云气的起始之地,显示出一幅宏大的画面。水流向百城,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广阔感。
“幽意随登陟,嘉言即献酬”两句,表现了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内心的感慨和交流之美。“幽意”指的是深远的情思,“随登陟”则表明这些情思是随着登高望远而产生的;“嘉言”即佳丽的语言,而“献酬”则指在宴会中互相赠送的诗词。
最后,“乃知缝掖贵,今日对诸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同行者的尊重。“缝掖”即衣襟之间,这里比喻为心胸之广,而“贵”则指贵重;“今日对诸侯”则强调了这一刻与诸位豪杰相聚的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宴会的赞颂,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不详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春皋宜晚景,芳树杂流霞。
莺燕知三月,池台称百花。
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且莫催行骑,归时有月华。
同官载酒出郊圻,晴日东驰雁北飞。
隔岸春云邀翰墨,傍檐垂柳报芳菲。
池边转觉虚无尽,台上偏宜酩酊归。
州县徒劳那可度,后时连骑莫相违。
今日好相见,群贤仍废曹。
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绛叶拥虚砌,黄花随浊醪。
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
良牧徵高赏,褰帷问考槃。
岁时当正月,甲子入初寒。
已听甘棠颂,欣陪旨酒欢。
仍怜门下客,不作布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