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水南夜归即景

郊原踏遍拾芳蘅,归听城头打二更。

野渡无人舟早宿,山蹊有月马迟行。

人家灯落半江影,僧寺钟来隔岸声。

世路百年双屐底,青山不老白头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郊外原野上漫步寻找香草,归来时听到城头报时二更。
夜晚无人的野渡口,小船早早停泊,山路有月,马儿行走缓慢。
家家户户灯火阑珊,倒映在江面一半光影,寺庙钟声从对岸传来。
在这世上走过一生,双木屐下皆是足迹,青山依旧,岁月却使我白发丛生。

注释

郊原:乡村野外。
芳蘅:香草。
归:回来。
打二更:报时二更天。
野渡:荒凉的渡口。
舟:小船。
山蹊:山路。
马迟行:马儿行走缓慢。
人家:农户人家。
灯落:灯火熄灭。
半江影:江面倒影。
僧寺:寺庙。
世路:人生道路。
百年:一生。
双屐:一双木屐。
白头生:白发丛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风光,诗人在乡间游历,踏过郊野,采撷芳草,归途中听到城头打更的声音。诗中的意境幽深,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野渡无人舟早宿"一句,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夜晚,独自一人在荒野之渡口停泊舟船,显得孤寂而又安详。"山蹊有月马迟行"则让人感受到夜色中的宁静与柔和,即便是行走于山间,也不愿急促,只因那清辉的月光。

"人家灯落半江影",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一种淡然,家家户户的灯火投射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接着"僧寺钟来隔岸声"则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宁静,远处的佛寺钟声穿越水面传递给诗人,让他的心灵得以净化。

最后两句"世路百年双屐底,青山不老白头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永恒的一种感悟。世间的纷争如同脚下的鞋印,终将随风而去,而那青山却始终不变,不受时光影响,仿佛在告诫世人,尽管白发渐生,但心中的那份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永远不老。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邑庠杏坛初成诸老倡和见寄因次韵

双杏坛前花自春,登坛宛见仲尼心。

千年此树几寒暑,一线生机无古今。

西狩事非成反袂,缁林曲在尚鸣琴。

閒花满地乾坤老,三叹遗风感慨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其二)

苍生下土望天仙,乞得君恩易地然。

绣斧聿来霄汉上,丹书先到浙江边。

学徒免隶夫征法,官品宁输户役钱。

愧死支离疑效报,不妨鼓筴乐天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其一)

一家南北混车书,谁使斯民耳目涂。

昔日簪缨今役户,朝时弦诵暮征夫。

迩来风雨无完屋,何处乾坤着腐儒。

不意斯文天未丧,凤凰来后见河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文山先生

坐对烟煤冷麝脐,一窗风雨懒幽栖。

蚕丛国破鹃啼血,王谢堂空燕落泥。

华表有时归老鹤,桃都何处听天鸡。

十年往事俱尘土,莫上扬州唱竹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