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屺公周邑侯南归

君从西郊来,旌旆光如电。

父老遮道左,争欲识君面。

君从西郊归,雪压荒丘树。

独有春风发,送君千里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哀愁。首句“君从西郊来,旌旆光如电”,以“光如电”形容行进中的队伍,既展现了送行队伍的壮观,也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离别的急促。接着,“父老遮道左,争欲识君面”,通过父老乡亲的热情与渴望,表现了人们对即将离去的官员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情。

后两句“君从西郊归,雪压荒丘树。独有春风发,送君千里路”,则转而描写送别后的场景。西郊归来,意味着离别已成事实,而“雪压荒丘树”这一景象,不仅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独有春风发,送君千里路”,春风虽能带来生机与希望,但在送别的情境下,却显得格外孤独与无力,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深切关怀与祝福,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盼,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2)

黄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峰草堂歌为钱础日作

九龙之山环九峰,一峰一态如一龙。

兴云出雨气磅礴,鳞甲欲动凌苍空。

别有一峰伏而起,神奇夭矫为龙尾。

世人咫尺不知名,古来畸士都如此。

中有草堂绕烟萝,峰峰回薄青嵯峨。

左图右史安乐窝,猿啼鹤唳山之阿。

草堂主人抱龙德,或潜或见人不识。

时时掉臂弄云霞,往往歌声出金石。

旷怀雅好游名山,往来齐鲁尽跻攀。

有时夜半登日观,双骑白鹿青云间。

去年把臂历山麓,清诗万首酒百斛。

今年款段走长安,不使缁尘涴素服。

手持尺幅字琳琅,乞我题诗寄草堂。

予本风尘落拓者,青鞋布袜思徜徉。

安得投簪寻泛宅,五湖之曲烟光白。

与君拄杖听鸣泉,夜向松窗读《周易》。

形式: 古风

疁水谣

疁之水兮清且涟,使君堂上坐鸣弦。

疁之水兮清且漪,使君郊外多耕犁。

使君官庖食无肉,长须编篱种野簌。

使君侵晨寒无衣,老婢当窗织布机。

使君寒,民五裤。使君饥,民含哺。

升君之堂进君酒,有酒盈卮,有蔬盈豆。

长老在前,稚子在后,俚语歌呼为君寿。

清畏人知兮,何人勿知。

吁嗟今之人兮,廉吏可为而不为。

形式: 古风

闻砧曲

长安八月秋风起,长安门巷秋如水。

闺中思妇罢鸣筝,一夜伤心千万里。

前年荡子去从军,消息关山总不闻。

黄龙塞上愁云断,丹凤城边落叶纷。

平沙猎猎吹枯草,碣石霜飞寒信早。

铁衣银碛苦思家,红粉空房愁远道。

乌啼哑哑风凄凄,日暮寒砧到处迷。

玉箸暗随声断续,凉蟾故逐影高低。

青漆楼头雁初度,天寒梦断金微路。

龙堆战士几人还,马革游魂竟何处?

城西一带素车归,白骨沙场半是非。

昨夜深闺犹记忆,开箱还捣旧征衣。

形式: 古风

送絜庵家少司农致政归里

朝衣初脱拜君恩,归去田园喜尚存。

七泽云深秋放艇,九嵏花发夜开尊。

毋劳清梦惊鱼钥,剩有闲身到鹿门。

只恐熙时问遗老,不容瓢笠住江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