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名为《寄彦章内翰》。诗中以“翰林名德冠銮坡”开篇,高度赞扬了内翰(即翰林学士)的卓越品德与才华,犹如在朝廷的高坡上独领风骚。接着,“暂解尘缨逸兴多”一句,描绘了内翰暂时摆脱世俗束缚后,内心充满自由与逸趣的情景。
“敢谓交游同阮谢,不妨诗句敌阴何。”这两句运用典故,将内翰的交游比作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和谢灵运,同时又以“诗句敌阴何”表达内翰的文采可与南朝著名诗人阴铿相匹敌,展现了其文学造诣之高。
“耳根到处闻犍斗,心地闲来契羯磨。”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内翰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听闻世间之事还是内心静思,都能保持一种平和而深邃的状态,仿佛能洞察万物,与宇宙自然和谐共鸣。
最后,“此去苕溪三百里,扁舟终拟泛烟波。”诗人表达了对内翰即将前往苕溪(位于浙江)的期待,希望他能在那片山水之间,乘着小舟,悠然自得地遨游于烟波浩渺之中,享受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内翰个人品质、文学成就以及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与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