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化度寺作

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水池上的朵朵红莲,陪伴我独倚栏杆。在附近栖息的乌鸦,都带着夕阳飞还。刚刚过去一阵阴云急雨,萧疏的梧桐又飘落几个叶片。明月已露出秋天的凉意,用来驱暑的宝扇开始置闲。
归乡的梦境总是短得可怜,碧水蓝天却宽阔无边,我凭倚小窗极目远眺,均匀处淡淡的秋山,也如同美人皱眉含着幽怨。飞往吴地的大雁啊,请你给我传达一下思归的心愿。阊门外杨柳荫下的几间小屋,惹得我梦绕魂牵,每时每刻都在思念。

注释

红衣:莲花。
倚阑:凭靠在栏杆上。
殷云:浓云。
闲:闲置。
乡梦窄:思乡的梦太短。
愁黛:愁眉。
吴鸿:指苏州一带飞来的大雁。
阊门:苏州西门。
这里指作者姬妾所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日景象。"池上红衣伴倚阑",设定了画面焦点:一位着红衣之人在池边倚靠栏杆,这个场景既展现了主人公闲适自得的情态,也映衬出周遭环境的宁静。接着"栖鸦常带夕阳还",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刻画了时间和空间之交织:栖息在树梢上的乌鸦似乎总是在黄昏时分飞回,它们的身影与余晖相伴,这不仅是对光影变化的捕捉,也暗示了一天即将结束,夜幕即将降临。

"殷云度雨疏桐落"则是转向描绘自然界更为细微之处:厚重的云层穿越了雨水,桐树上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既有雨意又不至于倾盆大雨的氛围。紧接着"明月生凉宝扇闲",诗人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清澈的月光下,室内因而生出凉意,而宝石制成的扇子在这宁静中显得格外珍贵和悠闲。

至于"乡梦窄,水天宽"一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故土的深切思念。"乡梦"二字透露出诗人的乡愁,而"水天宽"则可能暗示着诗人身处之地的开阔,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最后两句"小窗愁黛澹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则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小窗愁黛"描绘了一种幽闭之境,诗人在狭窄的窗前沉浸于深秋之思。接着"吴鸿好为传归信"一句,或许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通过书信这种方式来保持彼此的情谊。而"杨柳阊门屋数间"则是一种具体而生动的景象描述,透露出诗人对于平凡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有着深刻的留恋。

整首诗在风格上体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与婉约,同时也展露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蹋莎行/踏莎行.敬赋草窗绝妙词

杨柳风流,蕙花清润。苹□未数张三影。

沈香倚醉调清平,新辞□□□□□。

鲛室裁绡,□□□□。□□白雪争歌郢。

西湖同结杏花盟,东风休赋丁香恨。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蹋莎行/踏莎行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霜天晓角

香莓幽径滑。萦绕秋曲折。

帘额红摇波影,鱼惊坠、暗吹沫。浪阔。轻棹拨。

武陵曾话别。一点烟红春小,桃花梦、半林月。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题胭脂岭陶氏门

烟林褪叶。红藉游人屧。

十里秋声松路,岚云重、翠涛涉。伫立。闲素箑。

画屏萝嶂叠。明月双成归去,天风里、凤笙浃。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