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寺丞

三载居邻县,得闻金玉音。

路遥相见少,道合受知深。

已矣瓜时戍,悠哉魏阙心。

归舟望不及,白日隐寒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住了三年在邻县,常听美妙的乐章。
由于路途遥远,相见机会少,但心灵相通更深沉。
如今瓜熟兵役期满,内心却向往着朝廷的安宁。
归乡的船儿望不到边,只看见夕阳沉入寒冷的树林中。

注释

三载:三年。
居邻县:住在邻近的县份。
金玉音:比喻优美的音乐或言辞。
路遥:路途遥远。
道合:志趣相投。
受知深:深深的理解和信任。
瓜时戍:指兵役期满,瓜熟时节。
悠哉:悠闲自在。
魏阙心:朝廷的心愿,比喻对官场的向往。
归舟:归乡的船只。
白日隐寒林:夕阳消失在寒冷的树林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送张寺丞》。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三载居邻县,得闻金玉音。"

这里 poet 描述自己在邻县居住了三年,期间听到了一些关于张寺丞的美好消息或是他的高尚品格,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路遥相见少,道合受知深。"

诗人表达出对远方朋友难得一见的惆怅,以及他们之间情谊的深厚。即使道路遥远,他们的情意也能彼此理解和感受到。

"已矣瓜时戍,悠哉魏阙心。"

这两句诗描绘了张寺丞将要离开的情景。瓜熟时节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生活的平淡,而“悠哉魏阙心”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所产生的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无尽的思念。

"归舟望不及,白日隐寒林。"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归舟难以望见,以及白昼阳光被寒冷的树林遮蔽,来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离去后的孤独和哀愁。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张寺丞的不舍和深情,以及对于友谊的珍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淡远而又深沉的情怀。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送张评事

江上楚花鲜,君行一黯然。

居官无藉手,选部岂知贤。

廉善虽由已,亨通亦在天。

都人如问我,疏懒甚当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张鬷嘏

人意皆怀土,嗟君无故园。

欲行须尽室,此去又他门。

静里文章好,贫来节行存。

振淹知有日,倚伏岂虚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李侍禁

三载旴江上,军和盗亦歼。

事烦终不倦,贫极始知廉。

别袖挥寒日,归舟载夜蟾。

懋功宜有赏,天意在官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送杜寺丞知永城

荐表同时入,天衢自此通。

弦歌新邑宰,清白旧家风。

官舍隋河北,离觞华谷东。

勖哉松柏操,咫尺是尧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