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一)

见梅惊笑,问经年何处,收香藏白。

似语如愁,却问我、何苦红尘久客。

观里栽桃,仙家种杏,到处成疏隔。

千林无伴,澹然独傲霜雪。

且与管领春回,孤标争肯接、雄蜂雌蝶。

岂是无情,知受了、多少凄凉风月。

寄驿人遥,和羹心在,忍使芳尘歇。

东风寂寞,可怜谁为攀折。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见到梅花盛开,不禁惊讶,询问它这些年身处何方,是否收藏了香气,隐藏了洁白。
它似在低语又似含愁,反问我为何要在红尘中长久漂泊。
道观里种着桃花,仙家则种植杏花,处处都显得疏离隔阂。
千树万木中没有伴侣,它独自傲立于霜雪之中。
暂且让我引领春天归来,它孤高的姿态不愿与俗世的蜜蜂蝴蝶亲近。
难道它真的无情?却承受了多少凄冷的风月。
寄给远方的信使,我的心意仍在,怎忍心让它在尘世中消逝。
春风寂寞,可惜无人能采摘它的芬芳。

注释

梅:梅花。
经年:多年。
收香藏白:收藏香气,保持洁白。
红尘:世俗尘世。
孤标:孤高独立的品格。
雄蜂雌蝶:比喻世俗之人。
凄凉风月:清冷的时光。
芳尘:芳香的尘土,代指梅花。
攀折:采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孤独与哀愁,她对梅花的惊讶笑容,反映出她内心的寂寞和对过往岁月的追问。诗中“收香藏白”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她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怀。她独自栽种桃树和杏树,但这些都无法填补她的孤独感。千林中的花朵虽然盛开,却因缺乏知音而显得寂寞。

诗人通过“且与管领春回”一句,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希望能够延续这份美好的愿望。但即便是这样,也只能是孤独地享受,因为这些美好总是难以持久。雄蜂和雌蝶的争斗,更添了一丝凄凉。

“岂是无情,知受了、多少凄凉风月”这句诗表达了女子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自省,她并不无情,但经历了太多的风霜雨雪,这些都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最后两句“寄驿人遥,和羹心在,忍使芳尘歇。东风寂寞, 可怜谁为攀折”,则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那份无法继续、只能暂时休息的美好事物的不舍。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女子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其二)重阳病起饮酒连夕

天高风劲尘寰静,佳节重阳。叶下潇湘。

碧海晴空一阵霜。安排弦管倾芳酝,报答秋光。

昼短歌长。红烛黄花夜未央。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其三)

一番海角凄凉梦,却到长安。翠帐犀帘。

依旧屏斜十二山。玉人为我调琴瑟,颦黛低鬟。

云散香残。风雨蛮溪半夜寒。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其一)彭浪矶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雨中花慢.岭南作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