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其一)彭浪矶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翻译

乘舟避难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独的浮云。穿梭在连绵的烟尘之中,回首中原已泪满襟。
碧山对着水边的平地有丝丝凉意,看着枫树叶和芦苇根。太阳落山了水波平静了怨恨离开了家乡。

注释

扁舟:小舟。
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江南的漂泊生活。他乘坐扁舟,成为了一个远离家乡的客人。诗中“旅雁孤云”四字,通过大雁孤独地飞行于高空的景象,表达了旅者的孤独与渺茫之感。“万里烟尘”则勾勒出广阔而又迷离的旅途景象。

当诗人“回首中原泪满巾”,这一幕情深意长。中原是指黄河流域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文化的心脏地带,而泪水湿润了手中的巾帕,不仅是对故土的思念,更是对于无法回归的无奈与悲凉。

接下来的“碧山对晚汀洲冷”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江南景色,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冷,而“枫叶芦根”则是旅人栖息之地的点缀。这里的自然环境虽然美丽,但却无法驱散诗人的愁绪。

“日落波平”写出了傍晚时分江面上波澜不惊的景象,而“愁损辞乡去国人”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愁损”二字,生动地描绘出离别时心灵的痛苦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乡愁与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雨中花慢.岭南作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押[尤]韵

青玉案.坐上和赵智夫瑞香

芝房并蒂空称瑞。几曾见、香旎旎。

也不论兰休比蕙。

王孙高韵,说得的当,不减唐诸李。

今朝影落琼杯里。共才子佳人斗高致。

莫道衰翁都无意。

为他丰韵,为他情味,销得真个醉。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临江仙(其五)

生长西都逢化日,行歌不记流年。

花间相过酒家眠。乘风游二室,弄雪过三川。

莫笑衰容双鬓改,自家风味依然。

碧潭明月水中天。谁闲如老子,不肯作神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三)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