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燕初来塞雁归,杨花风满杏花飞。
几年白社疏行迹,老树今成四十围。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句,通过对比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时间流逝与自然更新的主题。首句“海燕初来塞雁归”,海燕指的是燕子,这里借海燕之名暗示季节的转换,而“塞雁”则是边塞上的大雁,它们在春天结束迁徙,表明时间已经进入了新的轮回。第二句“杨花风满杏花飞”,通过对杨花和杏花飘扬的情景,传达出春意盎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个人经历与自然成长的对比,“几年白社疏行迹”,“白社”可能指的是荒废的田地或是荒凉的社坛,这里的“疏行迹”暗示了时间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而“老树今成四十围”则描绘了一棵古树随着岁月的积累而日渐茁壮,树围达到四十围,象征着时间的沉淀与生命力的顽强。
整体来说,这段诗句通过对自然界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经历与自然成长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轮回的深刻感悟。
不详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榆甲雨过春水平,村原无复桔槔声。
年来料得多丰稔,墙角先看荠菜生。
湔裙村女集方塘,钗燄波光间日光。
为听窃脂枝上语,相邀同赛马头娘。
征虏亭边月,鸡鸣伴客行。
可怜何水部,今事谢宣城。
风物聊供赏,班资莫系情。
同心不同载,留滞为浮名。
旧水何堪饮社翁,兼旬兀坐雨声中。
因过村舍知春尽,渐见含桃火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