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石六题(其四)翠筠庵

外环碧玉千寻直,中起真香一篆清。

宴坐主人俄出定,岁寒枝上得秋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翠筠庵”的小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外环境的清雅与静谧。

首句“外环碧玉千寻直”,以“碧玉”比喻庵外环绕的竹林,形象地描绘了竹子高耸入云、挺拔直立的姿态,仿佛千寻之长,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和清新之感。

次句“中起真香一篆清”,转而描写庵内的情景,用“真香”形容庵中所散发的香气,既纯净又高雅,如同篆刻一般清晰,暗示庵内环境的幽静与禅意。

第三句“宴坐主人俄出定”,描述庵中主人在宴坐(即禅坐)后突然醒悟的状态,这里的“宴坐”不仅指坐禅,也暗含了主人在宁静中获得心灵的平静与智慧之意,“俄出定”则体现了瞬间的觉醒与超脱。

最后一句“岁寒枝上得秋声”,借用“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子,在寒冷的季节依然坚韧不拔,以此象征庵中主人或僧侣在逆境中保持的坚定与智慧。同时,“秋声”不仅指自然界的声音,也寓意着在经历了春夏之后,秋天的收获与沉思,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翠筠庵内外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庵中主人精神状态的刻画,展现了禅宗文化中追求内心平静、洞察自然与人生的深邃意境。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圆石六题(其五)快览亭

欲跨晴虚两腋风,曲栏干外意无穷。

忘形独坐双岩下,遣兴旁观万象中。

数韵瑰奇聊自适,满怀清爽可谁同。

飒然而下吾能赋,未必登临愧楚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圆石六题(其六)招仙亭

仙人岂可招,固有招仙道。

钦信勿自欺,仁恕满中抱。

何惭紫芝翁,惠然及予坐。

众行示要路,群实指虚果。

脱落形数中,行在从所好。

踌躇即有碍,清樽急须倒。

天风欻尔动,相忘一何果。

几日当复来,斜阳满芳草。

形式: 古风

龙凤茶寄照觉禅师

有物吞食月轮尽,凤翥龙骧紫光隐。

雨前已见纤云从,雪意犹在浑沦中。

忽带天香堕吾箧,自有同干欣相逢。

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

禅翁初起宴坐间,接见陶公方解颜。

颐指长须运金碾,未白眉毛且须转。

为我对啜延高谈,亦使色味超尘凡。

破闷通灵此何取,两腋风生岂须御。

昔云木马能嘶风,今看茶龙解行雨。

形式: 古风

送范子镇

东南有人不可攀,生轻义重人所难。

此风彫落不复见,得公今日如芝兰。

千人忽堕风涛间,义气有感心生寒。

以情论法不可枉,使法可枉吾宁閒。

兼遗物己为虚舟,遂授此属还平流。

相逢鹰犬颜何厚,剑水闽山公不朽。

有恩流到墓中魂,无累乞寻林下友。

得官西去心胆雄,帐下将军望公久。

此生义在公无惭,未到青云空白首。

男子屈伸当有时,行置长缨远夷脰。

浩歌一阕公临政,马上东风曲堤柳。

卯酒醺醺吹复醒,纤毫谩引无中有。

洒然得句谁其酬,寄我须烦置邮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