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蜜甜谁数楚江萍,枉道偷桃是岁星。
长夏日烘怜国色,去年霜薄赦秋刑。
侯堂旧许祠南海,使驿曾劳走北溟。
名种尚堪重品第,未甘陆羽著茶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以荔技为题材,通过比喻和叙事,展现了荔技的甜美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首句“蜜甜谁数楚江萍”,以楚江边的浮萍比喻荔技的甜蜜,形象生动。次句“枉道偷桃是岁星”则借“偷桃”的典故,暗示荔技的珍贵,如同仙果一般。
“长夏日烘怜国色”描绘了荔技在炎炎夏日中更加艳丽,如同国色天香,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去年霜薄赦秋刑”则以霜轻荔技得救的意象,寓意荔技在秋季收获时的娇嫩与幸运。
诗人接着回忆“侯堂旧许祠南海”,表达对荔技的尊崇,将其供奉于庙堂,甚至提及“使驿曾劳走北溟”,说明荔技曾被长途运输,供奉各地,足见其地位之高。
最后两句“名种尚堪重品第,未甘陆羽著茶经”,诗人认为荔技虽美,但仍不甘心仅仅被用来品评,表达了对荔技更高层次的认可,暗示其价值超越了单纯的美食,可能蕴含着文化或历史的深层意义,甚至可以媲美陆羽的《茶经》对于茶的评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荔技为载体,寓言抒怀,既赞美了荔技的美味,又体现了诗人对它的珍视和对其文化象征意义的认同。
不详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枝头血色万年萍,错落横天粲彗星。
昔日杨姬劳走驿,一时王姥欲俱刑。
浪传石蜜来他域,巧似珊瑚出涨溟。
仙种世传工益寿,饱尝端胜卫生经。
负郭浓春事,高斋辟晓关。
晴云浮越峤,芳草接荆蛮。
禄薄难长饱,才微分久閒。
年华兵甲里,吁骇镜中颜。
山林往不返,朝市去无回。
能乐穷通者,真知出处哉。
次山称漫仕,彭泽赋归来。
堪笑胁肩子,相从不待媒。
秋心惊杵急,远目见潮回。
衰日可爱也,楚风真快哉。
卷开前圣对,竹动故人来。
去鲁迟休怪,谋身耻自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