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居贞长林书屋

万松楼外问松楼,下有长林百亩幽。

最念诗书先泽远,频伤兵燹故园秋。

楩楠自足充新构,风月从知胜旧游。

插架牙签三万轴,诸孙文彩继弓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对友人郑居贞的长林书屋所作的一首题咏诗。首句“万松楼外问松楼”,以“万松楼”与“松楼”相对,既描绘了书屋周围的环境,又暗示了书屋主人的雅致情趣。接下来,“下有长林百亩幽”,进一步描绘了书屋周围是一片百亩之大的幽深林木,为读书提供了清静的环境。

“最念诗书先泽远”,表达了诗人对郑家书香门第的敬仰,以及对先辈文化传承的怀念。“频伤兵燹故园秋”,则流露出诗人对战乱中故园凋敝的感慨,读书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

“楩楠自足充新构”,意指书屋的建材选用珍贵的楩楠,显示出主人的品味和对学问的重视。“风月从知胜旧游”,借风月之美,暗示书屋的新气象更胜过往的游历之地。

最后两句“插架牙签三万轴,诸孙文彩继弓裘”,描绘了书屋藏书丰富,子孙后代有望继承家族的文采和传统,展现出对书香世家后继有人的欣慰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书屋的环境、主人的品位,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望。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自述

弱子承家志未酬,无辜遽作楚人囚。

莱衣漫有思乡泪,羌笛真成出塞愁。

白发临风悲远道,绿蓑耕雨忆荒丘。

放农销甲知何日,更倚柴门望不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哭儿骨殖还故山(其一)

愁心惨澹失清秋,归骨凄凉傍故丘。

总为无儿怜伯道,更堪非罪哭王裒。

从来祸福分淫善,谁谓忠良似寇雠。

黥作孱兵宁饿死,西风残照泪交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哭儿骨殖还故山(其二)

窜死遐荒万里馀,藤缠草束土侵肤。

黄金竟为谗言铄,白骨翻成待价沽。

形影自随嗟独老,肝肠分裂念诸孤。

天高视听无消息,强欲招魂托楚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哭儿骨殖还故山(其三)

明时不得保天伦,万里投荒殒尔身。

欲引残魂归故国,祗凭老仆胜周亲。

瘴云泸水邮亭远,绝域孤城鸟道频。

此日先茔容附托,一抔黄土骨如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