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三良同周伯宁赋

为臣既委质,一死讵所辞。

况兹三良贤,捐躯视如归。

伤哉秦氏惑,殉葬非圣仪。

维时百职事,谠议无良规。

死者百世义,生者千载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秦朝三位忠臣的深切哀悼与赞美之情。诗人以“为臣既委质,一死讵所辞”开篇,赞扬了忠臣们忠诚至死的精神,即使面对死亡也不退缩。接着,“况兹三良贤,捐躯视如归”进一步强调了这三位忠臣的高尚品德,他们视死如归,如同回家一般自然。

“伤哉秦氏惑,殉葬非圣仪”两句,诗人对秦朝统治者的愚昧和错误决策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认为将忠臣作为殉葬品并非圣明之举。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臣之死的普遍悲痛与惋惜。

“维时百职事,谠议无良规”指出在那个时代,众多官员虽然有正直的言论,却缺乏有效的指导原则或措施来保护忠臣,体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局限性。

最后,“死者百世义,生者千载悲”总结了忠臣之死的意义与影响,他们的牺牲是百世之义,而活着的人则会永远感到悲痛。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对忠臣牺牲精神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后人传承这种精神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位忠臣的哀悼,不仅表达了对个人牺牲的尊重与同情,也揭示了对当时社会政治问题的反思,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与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362)

刘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丁氏晚香卷

百草秋已谢,佳菊独含姿。

凉飙动清馥,夕露敷寒蕤。

逶迤掇三径,窈窕盈东篱。

谁怜幽贞操,自托迟暮期。

持觞挹其秀,静使君子宜。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蒲养堂为荐福天然长老赋

方丈前头蒲叶细,上人纫蒲织为屐。

拄杖挑云过市西,换得香粳奉甘旨。

袈裟焚兰还诵经,慈颜怡怡双鬓星。

瓮头酿得春酒绿,但愿四时蒲叶青。

形式: 古风

继善堂为万得亨赋

漆经剥落蝌蚪沉,孔壁已无丝竹音。

红牙题签镂白玉,紫驼剪锦泥黄金。

幽篁三径琅玕静,睡鸭焚香销淑景。

帘深粉壁白于霜,屈曲龙蛇挂秋影。

故人好雅绝纷华,右史左图书满车。

眼看富贵浮云外,宜尔子孙宜尔家。

形式: 古风

㮤轩为江礼闻赋

平湖斜带城东道,幽轩偃蹇长松好。

琥珀脂凝露叶光,茯苓出土云根老。

八月九月天气虚,疏帘焚香公事馀。

秋风落树山月吐,一榻清凉还读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