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让

韩魏同谋反覆深,晋阳三板免成沉。

赵衰当面何须恨,不把干将访负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韩国和魏国共同策划反叛,计谋深重,但幸亏有晋阳城的坚固防御,才避免了沉沦的厄运。
面对赵衰(指赵国衰微的局面),何必心怀怨恨,应当不去追究那些背信弃义之人,而是振作起来。

注释

韩魏:指古代的韩国和魏国,此处代指叛乱的势力。
反覆深:指密谋反复且计划周密。
晋阳三板:晋阳城的城墙坚固,三板可能指加固的三层城墙,象征防御坚固。
免成沉:避免了国家或城池的沦陷。
赵衰:这里比喻赵国处于弱势或困难时期。
何须恨:没有必要去怨恨当前的困境。
干将:古代名剑,这里比喻为求助或寻找解决之道。
访负心:寻找或追究那些背信弃义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豫让》,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豫让的赞美之情。全诗围绕“忠”这一主题展开,诗人以韩魏同谋、晋阳三板等历史事件为喻,强调豫让不因赵衰当面之辱而心存怨恨,其忠义品格超越了常人的负心与报复。

诗中的“韩魏同谋反覆深”,指的是韩信和彭越曾一同谋划朝政,后来彭越被诛,韩信也遭牢狱之灾,这里用以比喻忠诚深沉。接着的“晋阳三板免成沉”,则是说晋阳三次易主,但豫让始终保持不变的节操,如同山石一般坚实。

下片“赵衰当面何须恨”直指豫让在被赵衰辱骂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心怀忠义,不以个人恩怨为重。最后,“不把干将访负心”,则是说豫让对待朋友如同古代忠臣干将一般,即便遭遇背叛也不计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提炼,突出了豫让超凡脱俗的忠诚品质,以及在面对人生变故时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是研究唐代诗歌及忠义传统的重要文献之一。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薛舍人见徵恩赐香并二十八字同寄

往岁知君侍武皇,今来何用紫罗囊。

都缘有意重熏裛,更洒江毫上玉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

中秋月满尽相寻,独入非烟宿禁林。

曾恨人间千里隔,更堪天上九门深。

明涵太液鱼龙定,静锁圆灵象纬沈。

目断枚皋何处在,阑干十二忆登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上巳日花下闲看

十里香尘扑马飞,碧莲峰下踏青时。

云鬟照水和花重,罗袖抬风惹絮迟。

可便无心邀妩媚,还应有泪忆袁熙。

如烟如梦争寻得,溪柳回头万万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上阳宫辞

苑路青青半是苔,翠华西去未知回。

景阳春漏无人报,太液秋波有雁来。

单影可堪明月照,红颜无奈落花催。

谁能赋得长门事,不惜千金奉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