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蕊花

维扬后土庙琼花,安业唐昌宫玉蕊。

判然二物本不同,唤作一般良未是。

琼花雪白轻压枝,大率形模八仙耳。

山溪野路多见之,樵夫摧残如狝薙。

比之玉蕊似实非,金粟冰丝那有此。

花须中有碧胆瓶,别出珑璁高半指。

清馨静夜冲九天,招隐瑶台女仙子。

乘风跃马汗漫游,偷折繁香分月姊。

紫茎柘叶荼蘼条,少到寻常人眼底。

翰林内苑集贤阁,雨露承天近尺咫。

后生不识天上花,又把山矾轻比拟。

叶酸而涩供染黄,不著霜缣偏入纸。

江乡老少知此名,郑榐玚音无正字。

方言土谚随舌讹,乌马成焉固应尔。

形式: 古风

翻译

维扬的后土庙中琼花盛开,安业唐昌宫里玉蕊芬芳。
显然两者本质各异,尽管都被称为美,其实并不相同。
琼花洁白轻盈压枝头,形状大致像八仙的形象。
山间溪边常见它,樵夫却粗鲁地摧残,如同猎人砍伐。
相比玉蕊,琼花更像果实而非花朵,金银粟丝怎能与它相比。
琼花蕊中藏碧绿胆瓶,高出其他花朵半指的玲珑。
深夜清芬直冲云霄,吸引隐居仙子在瑶台降临。
乘风跃马的仙人,偷取琼花赠予月神,共享香气。
紫茎柘叶的荼蘼枝条,少有人能欣赏到它的美丽。
翰林内苑和集贤阁,琼花受恩于天子,地位尊贵。
年轻人不知天上琼花,误将其与山矾等同看待。
琼花的叶子酸涩,用于染黄,不在霜缣上常见。
江乡的人们熟知此花,郑榐玚的发音没有标准字。
方言俚语随口流传,乌马之名由此而来,实属自然。

注释

维扬:扬州。
琼花:一种名贵花卉。
安业唐昌宫:古代宫殿名。
玉蕊:另一种花卉。
判然:明显不同。
良未是:并非同一。
樵夫:伐木者。
狝薙:砍伐。
金粟冰丝:形容珍贵的丝织品。
碧胆瓶:绿色的花心。
珑璁:形容花的精致。
瑶台:仙境。
女仙子:仙女。
繁香:浓郁的香气。
月姊:月亮女神。
紫茎柘叶:紫色茎和柘树叶片。
翰林:官署名。
尺咫:极近的距离。
天上花:比喻稀世之物。
山矾:另一种植物。
叶酸而涩:叶子味道酸涩。
霜缣:带有霜纹的细绢。
郑榐玚:人名。
正字:标准字。
方言土谚:地方俗语。
乌马:对琼花的俚称。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郑域的《玉蕊花》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两种花卉——琼花和玉蕊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玉蕊花的独特欣赏与赞美。诗中首先将琼花和玉蕊进行对比,指出它们虽然被称为“一般”,但实质上形态各异,琼花洁白轻盈,形似八仙,而玉蕊则更为实在,花蕊中有碧胆瓶般的结构,香气清馨,能直达九天。诗人还提到玉蕊花在山野间常见,却被樵夫忽视,与宫廷中的翰林阁、集贤阁形成对比,暗示其平凡而不被广泛认识。

诗人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玉蕊花的珍视,认为它虽不像琼花那样闻名,却自有其独特的美和价值。同时,他还提到了玉蕊花的实用特性,如其叶可作染料,且易于融入纸张。最后,诗人以地方方言和俚语的使用,强调了对玉蕊花这一本土花卉的认同和保护。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玉蕊花的形态特征,还揭示了其内在品质和文化意义,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自然的热爱。

收录诗词(25)

郑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曾倅池阳。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随张贵谟使金,著有燕谷剽闻二卷,记金国事甚详。嘉定中官行在诸司粮料院干办。域能词,花庵词选中录存五首。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松窗词》一卷。杨慎《词品》卷四谓其《 昭君怨》咏梅词“兴比甚佳”,又《画堂春·春思》词“乐府多传之”

  • 生卒年:1184

相关古诗词

茉莉花(其一)

风韵传天竺,随经入汉京。

香飘山麝馥,露染雪衣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游黄杨岩

暮秋访幽隐,谢屐凌崩空。

行到山顶间,还与平地同。

举手抉层云,下视无高峰。

疏藤挂赤虬,粘苔糁青茸。

面首三神山,缥缈沧海东。

指点笑语高,吹声半天中。

安得大鹏背,载我游无穷。

形式: 古风

题灵惠

高山如逸民,不肯近人迹。

孤峭尺五天,空洞容数百。

不招龙自来,其下为窟宅。

天下待霖雨,胡为耽睡癖。

我今唤飞廉,驾汝上空碧。

吾鞭不妄施,慎勿惮劳瘠。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题法相岩

法相具诸相,宝方无定方。

突兀虎豹立,嵌空蛟龙藏。

入地转轮远,透天圆窦光。

何人凿混沌,掷弃官路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