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惠

高山如逸民,不肯近人迹。

孤峭尺五天,空洞容数百。

不招龙自来,其下为窟宅。

天下待霖雨,胡为耽睡癖。

我今唤飞廉,驾汝上空碧。

吾鞭不妄施,慎勿惮劳瘠。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高山如同隐居之人,不愿接近人群。
它孤独而陡峭,仿佛接近天边,能容纳数百之众。
无需召唤,龙自会来栖息,那里是它们的巢穴。
世间期盼甘霖降临,为何你却沉溺于懒散之中?
现在我呼唤风神飞廉,带你飞上蔚蓝的天空。
我的鞭子不会随意挥舞,你不必害怕劳累。

注释

逸民:隐居的人,指不与世俗交往的人。
近人迹:接近人群或被人发现的地方。
尺五天:形容极高之处,古人认为天离地只有五尺。
窟宅:龙的巢穴或居所。
霖雨:连绵的大雨,比喻恩泽或急需的雨水。
耽睡癖:沉溺于睡眠,形容懒散、无所事事。
飞廉: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空碧:形容天空清澈蔚蓝。
妄施:随意、无端地使用。
惮劳瘠:畏惧劳累,形容懒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峻独立的山峰,如同隐居的高士,远离尘世纷扰,孤峭耸立在咫尺之遥的天空中,其内部深邃广阔,足以容纳数百之众。诗人以山比喻高洁之士,暗示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着超然的态度。

然而,尽管山不主动寻求龙的栖息,但其下的洞穴却成为龙的府邸,象征着即使不刻意招引,也有贤才自会聚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才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像龙一样潜藏于世,等待时机展现才华。

接着,诗人呼唤风神飞廉,意欲驱使它将这座山带到空中,寓意唤醒沉睡的贤者,让他们接受天下的期盼和期待。诗人强调自己的行为不会随意,只会谨慎地激励,希望得到回应,而不是让人才继续沉迷于安逸。

整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隐士的赞美,也寄寓了对人才的期待和呼唤,体现了宋代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收录诗词(25)

郑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曾倅池阳。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随张贵谟使金,著有燕谷剽闻二卷,记金国事甚详。嘉定中官行在诸司粮料院干办。域能词,花庵词选中录存五首。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松窗词》一卷。杨慎《词品》卷四谓其《 昭君怨》咏梅词“兴比甚佳”,又《画堂春·春思》词“乐府多传之”

  • 生卒年:1184

相关古诗词

题法相岩

法相具诸相,宝方无定方。

突兀虎豹立,嵌空蛟龙藏。

入地转轮远,透天圆窦光。

何人凿混沌,掷弃官路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念奴娇(其一)

素肌莹净,隔鲛绡贴衬,猩红妆束。

火伞飞空熔不透,一块玲珑冰玉。

破暑当筵,褪衣剥带,微露真珠肉。

中心些子,向人何大焦缩。

应恨旧日杨妃,尘埃走遍,向南闽西蜀。

困入筠笼消黯搅,香色精神愁蹙。

赖有君谟,为传家谱,不弃青黄绿。

到头甜口,是人都要圜熟。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戊午生日作

嗟来咄去,被天公、把做小儿调戏。

蹀雪龙庭归未久,还促炎州行李。

不半年间,北胡南越,一万三千里。

征衫著破,著衫人、可知矣。

休问海角天涯,黄蕉丹荔,自足供甘旨。

泛绿依红无个事,时舞斑衣而已。

救蚁藤桥,养鱼盆沼,是亦经纶耳。

伊周安在,且须学老莱子。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

水晶宫殿,放三千龙女,凌波浮浴。

花里雕房分洞户,隐隐钉头齐簇。

处子娇羞,碧裙无袖,密护圆瑳玉。

堤头微露,半身犹掩金绿。

知是紫府筵开,□随纤指,出玲珑窗屋。

倩剥霓裳轻手搔,掐损些些香玉。

端的中心,密藏芳意,苦苦何时足。

巴城憔悴,采歌犹闻新曲。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