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和御制赏花钓鱼

云暖蓬莱日,风酣太液春。

水光承步辇,花气入钩陈。

伏槛留清跸,传觞属从臣。

霏香连钓饵,落叶乱游鳞。

镐饮恩知厚,衢樽赐愿均。

更看追夏谚,先此咏逢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阳光温暖蓬莱仙境,春风沉醉太液池的春天。
水面映照着御驾的步辇,花香飘进天宫的星象图.
皇帝倚栏停留,留下清闲的车驾,传杯劝酒给群臣。
香气随钓饵飘散,落叶纷飞如游鱼。
镐京的美酒饱含皇恩,大道边的酒杯赐予众人皆可分享。
更期待夏日的谚语,提前在此赞美吉日的到来。

注释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太液:古代皇家园林。
步辇:古代帝王乘坐的轻便车辆。
钩陈:星宿名,象征天宫。
清跸:清静的车驾,指帝王出行时的仪仗。
从臣:随从的大臣。
钓饵:钓鱼用的饵料。
游鳞:游动的鱼。
镐饮:镐京的美酒。
衢樽:大道边的酒杯,表示普遍赐酒。
追夏谚:夏日的谚语或习俗。
逢辰:吉祥的时刻或日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乐图景。诗人以"云暖蓬莱日,风酣太液春"开篇,营造出一个温馨而又醉人的春日气氛。"蓬莱"本是海中三神山之名,借指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享受。

"水光承步辇,花气入钩陈"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将水面的光泽和花的芬芳都吸纳进来,增添了一份动静结合的美感。"伏槛留清跸,传觞属从臣"中的"伏槛"指的是古代车马停驻的地方,而"清跸"则是皇帝出行时清道的声音,这里暗示了诗人可能是在模仿或陪伴着君王的游乐。

"霏香连钓饵,落叶乱游鳞"一句,以"霏香"形容鱼饵的诱惑力,"落叶"则是自然界中随风飘散的景象,与"游鳞"(鳜鱼)相呼应,展现了诗人钓鱼时的乐趣和大自然的和谐。

"镐饮恩知厚,衢樽赐愿均"两句,通过对酒宴的描写,传达出君王对臣下的恩惠与厚爱,而臣子们也因此感到满足和喜悦。

最后,诗人以"更看追夏谚,先此咏逢辰"结尾,表明他不仅是在追忆古代的美好时光,而且还在赞美当前的良辰吉日。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游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君臣之间和谐关系的欣赏与歌颂。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二十)

利瞋汝刀山,浊爱汝灰河。

汝痴分别心,即汝琰魔罗。

圆成但一性,一切法依他。

遍了一切法,不如且头陀。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九)

勇有孟施舍,能无惧而已。

若人学佛法,勇亦当如此。

休来讲下坐,莫入禅门里。

但能一切舍,管取佛欢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八)

汝无名高者,以见利贪叨。

汝无行实者,以取著名高。

行实尚非实,利名岂坚牢。

一朝投土窟,魂魄散逃逃。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七)

有一种贫儿,不能自营生。

若不作客走,即须随贼行。

复有一种贫,常时腹彭亨。

若有亦不畜,若无亦不营。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