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露水像细微的雪粒洒落在前面的池塘,月光穿过曲折的池塘,使万竹显得凄凉。
世间本就充满聚散无常,为何连红莲也遭遇分离呢。
悠长的梦境中只有灯光相伴,孤独的生活唯有借酒浇愁。
难道到了白头也只能如此,我心中却期待着嵩山松雪的约定。

注释

露:露水。
微霰:细微的雪粒。
前池:前面的池塘。
月过:月光穿过。
回塘:曲折的池塘。
万竹:众多的竹子。
悲:凄凉。
浮世:世间。
聚散:聚拢和分散。
红蕖:红色的莲花。
离披:分离。
悠扬:悠长。
归梦:归乡之梦。
惟灯见:只有灯光相伴。
濩落:孤独。
生涯:生活。
岂:难道。
白头:白发苍苍。
长只尔:只能如此。
嵩阳:嵩山。
松雪:松树和白雪。
有心期:有所期待。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宴饮图。"露如微霰下前池",秋露如细霜般轻落在池塘之上,为宴会增添一份凉爽与宁静。"月过回塘万竹悲",明月穿梭于竹林间,引发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浮世本来多聚散",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聚会难免分离的哲理。"红蕖何事亦离披",借用"红蕖"(一种植物)之美,以此隐喻人间情义的脆弱与易逝。

"悠扬归梦惟灯见",宴会结束,诗人归途时夜深人静,只有灯光陪伴,这一刻的心境唯有梦境可比。"濩落生涯独酒知",借醉酒以消愁,寓意于世事难料,只能在孤独中品味人生的苦涩。

"岂到白头长只尔",诗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人生如梦,一转眼便至老年。"嵩阳松雪有心期",这里的"嵩阳"指的是嵩山,"松雪"则象征着坚贞与高洁。诗人表达了对未来某种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向往,这份期待如同嵩山之松雪,不因时节而变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远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李商隐对于人生、自然以及情感世界的独到领悟与艺术表现。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九日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月于东逢雪

举家忻共报,秋雪堕前峰。

岭外他年忆,于东此日逢。

粒轻还自乱,花薄未成重。

岂是惊离鬓,应来洗病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九成宫

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

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

吴岳晓光连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

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