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道虚无境,信之则有灵。
幽深玄妙理,运转几曾停。
拘束从何益,周通静杳冥。
真空非作相,善应保安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其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哲理性很强的诗歌,它探讨了道家的哲学思想,表达了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真谛的思考。
"大道虚无境,信之则有灵",开篇便点出了道家关于“道”的基本观念,即认为“道”是无形无象,无所不在又无处可寻的。它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存在,但当人们相信并顺应这个“道”,就会感受到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或灵性。
"幽深玄妙理,运转几曾停"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宇宙运行的哲学,认为万物都遵循着某种深奥而神秘的法则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拘束从何益,周通静杳冥"则表达了对自由与解脱的追求。诗人认为,过度的约束并无益处,只有放宽心怀、顺其自然,才能达到一种宁静安详的境界,即“静杳冥”。
最后两句"真空非作相,善应保安宁"强调了对“真空”的理解,以及它与人生安宁之间的关系。在道家思想中,“真空”是指超越世俗束缚后的精神状态,而“善应”则意味着顺应自然,不做无谓的抵抗和努力,以此来保持内心的平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宇宙真理、自由与解脱,以及内心安宁等主题的深刻见解,是一篇融合了道家哲学与诗歌美感的佳作。
不详
宿愿通贤圣,贪心勿强为。
眼前销恶趣,天鉴故无私。
如梦何光景,明神所在知。
精修观出离,解脱影相随。
大道逢来是宿缘,终期定可访真仙。
山中修鍊非州郡,城里无荒隐市廛。
秘术岂教容易得,幽深还许递相传。
超凡入圣浑闲事,问取人间十洞天。
古来高逸士,数目几多人。
积德千花秀,温良七宝珍。
缘因终可作,好事福齐臻。
宇内光阴速,仙天夜月春。
秋锁烟岚日未蚁,道情欲话老僧期。
旋烹茶灶心先喜,摇撼松风睡思迟。
鹤唳九霄堪入画,云平三界化无私。
真宗象教非虚说,对境成空是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