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赋一律

罢兵洵上策,试问可诚然。

竟弃三军力,空抛半壁天。

上林无旅雁,绝域有啼鹃。

羞见龙泉剑,飞光牛斗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停止战争确实是上等策略,真的可以这样吗?
竟然放弃整个军队的力量,白白失去半个国家的土地。
皇宫里没有了远行的大雁,边疆地区只有悲鸣的杜鹃鸟。
羞于见到那柄龙泉宝剑,它光芒闪耀在牛斗星之前。

注释

罢兵:停止战争。
洵:确实。
诚然:真实,确实如此。
竟弃:竟然放弃。
三军:整个军队。
半壁天:半个国家的土地。
上林:皇宫。
旅雁:远行的大雁。
绝域:边疆地区。
啼鹃:悲鸣的杜鹃鸟。
龙泉剑:著名的宝剑,象征国家的武力。
飞光:光芒闪耀。
牛斗前:牛斗星座,古人常以此比喻重要的位置或显赫的地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宗泽所作的《又赋一律》,主要表达了对战争结束的渴望以及对于国家领土丧失的深深忧虑。首句"罢兵洵上策"直接表明了诗人认为停止战争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接着"试问可诚然"则流露出对这种和平能否真正实现的怀疑。

"竟弃三军力,空抛半壁天"两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后果,不仅耗费了军队的实力,还让大片国土沦陷,令人痛心。"上林无旅雁,绝域有啼鹃"通过描绘上林苑中没有了迁徙的大雁和边疆传来的哀鸣杜鹃声,寓言了国破家亡的凄凉景象。

最后两句"羞见龙泉剑,飞光牛斗前"以龙泉剑象征国家的武力,表达出诗人面对如此境况,连宝剑都感到羞愧,不愿再看到它在战场上发光,而是希望它能远离战乱,留在安宁的牛斗星宿之间。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忧患意识和深沉悲愤的诗歌,反映了宗泽对于和平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35)

宗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朝名将。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三呼“过河”而卒。死后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

  • 字:汝霖
  • 籍贯: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

相关古诗词

过潼关

一雨崤函底,风沙放我过。

岳神犹假借,官吏莫谁何。

堑断思航渡,城坚戒石摩。

一夫工墨守,宁怯万夫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雨晴渡关二首(其二)

荡涤真成快,氛霾不敢阴。

万花恩泽了,二麦宠光深。

地势瞻仙掌,河源识帝心。

马头迎霁色,诗句日边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雨晴渡关二首(其一)

燕北静胡尘,河南濯我兵。

风云朝会合,天地昼清明。

泣涕收横溃,焦枯赖发生。

不辞关路远,辛苦向都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道逢乡人笑仆驺马之瘦

生笑长裾曳,仍羞下泽奔。

据鞍非马援,叱驭岂王尊。

汗血能观国,的卢终感恩。

莫欺驺马瘦,挥策诸金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