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楼春集

朝来鸣佩散长安,汉树千花覆石栏。

把酒逢君歌北雁,上书有客泣南冠。

万家芳草悲春暮,三月高松过雨残。

欲寄愁心与白日,浮云满目不胜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省楼集会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和深沉的情感色彩。首联“朝来鸣佩散长安,汉树千花覆石栏”以清晨的景象开篇,生动地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与生机,汉树繁花覆盖石栏,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历史的厚重感。

颔联“把酒逢君歌北雁,上书有客泣南冠”运用了巧妙的典故,通过“北雁”和“南冠”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饮酒相逢,歌声中蕴含着对北归大雁的向往,而“上书有客泣南冠”则可能暗示了某些政治上的不平之事,客人因之而哀伤落泪。

颈联“万家芳草悲春暮,三月高松过雨残”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将个人的忧愁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相结合。春天的芳草虽美,却也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万物即将进入凋零之时;而三月的高松在雨后显得更加苍翠,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历经风雨后的疲惫与残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尾联“欲寄愁心与白日,浮云满目不胜寒”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想要将自己的愁绪寄托给白日,但面对满目的浮云,感到寒冷与孤独。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也暗示了现实世界的复杂与不可预测性,使得情感更为深沉和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情感、社会现实以及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午日同于鳞子与集公实时值雷雨

蓟门芳草逐人来,午日新蒲对酒开。

沉陆揔为方朔侣,怀沙独惜楚臣才。

人间魍魉雷堪走,海上蛟龙雨不回。

夜半浮云难去女,更堪孤角凤城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日寄袁二丈

清风何处问吾庐,落日他乡泪满裾。

胡马频年为客计,塞鸿八月故人书。

白蘋江上共谁把,紫蕨山中好自锄。

只恐凌云称赋者,汉家久矣待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施明府之萧山

马上秋风吹客缨,送君千里越中行。

芙蓉落日凭谁语,杨柳寒江非世情。

群盗羽书仍北向,频年将相议南征。

白云茂宰今看女,莫问飞凫向帝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二月三首(其一)

二月春华满凤城,万家杨柳共愁生。

烽高紫塞愁都护,诏下甘泉议北征。

昨日羁縻胡市马,西风萧瑟汉臣缨。

琼衣玉札殊恩泽,早把勋劳荅圣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