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曲三首(其三)

晨鸡初鸣月在堂,少妇挑灯开洞房。

晨鸡再鸣月在树,门前马嘶郎欲去。

城西月落鸡三鸣,出户不闻郎马声。

马声已远鸡声静,回首不知郎远近。

寄语晨鸡休浪啼,啼时愿郎归马嘶。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晨鸡报晓、少妇思夫的场景,情感细腻,富有画面感。

首句“晨鸡初鸣月在堂”,以鸡鸣象征天将破晓,月光尚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少妇在这样的清晨,挑灯夜坐,打开洞房的门,期待着丈夫的归来,这一幕充满了对爱情的执着与等待的深情。

“晨鸡再鸣月在树”,鸡鸣声再次响起,月亮已经挂在树梢,时间在流逝,而丈夫仍未归家。门前传来了马嘶声,预示着丈夫即将离去,这种离别前的相聚,更显珍贵和不舍。

“城西月落鸡三鸣”,月亮在城西落下,鸡鸣三次,暗示时间已晚,而丈夫却还未归来。少妇出门寻找,却听不到马蹄声,内心的焦急与失落溢于言表。

“马声已远鸡声静,回首不知郎远近”,马声渐远,鸡声寂静,少妇回望,却不知丈夫究竟去了多远。这份无奈与思念,让人感同身受。

最后,“寄语晨鸡休浪啼,啼时愿郎归马嘶”,诗人希望晨鸡不要再徒劳地啼叫,因为每一次啼叫都伴随着对丈夫归来的期盼。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与对未来的美好愿望,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鸡鸣、月落、马嘶等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在等待中的煎熬与希望,展现了古代女性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乌栖曲

今夜乌栖向何处,哑哑飞绕深宫树。

宫中美人醉不醒,空劳尔乌啼到明。

形式: 乐府曲辞

乌啼曲

秦乌哑哑啼复啼,夜夜不离庭树枝。

妾听乌啼识乌意,明日官家赦书至。

形式: 乐府曲辞

城乌曲

乌啼城上树,飞来复飞去。

乌去有时来,郎今在何处。

月出女墙头,乌啼碧树秋。

哑哑声不断,啼月过西楼。

形式: 乐府曲辞

别鹤曲

缟素作衣丹作顶,夜夜月明看舞影。

今朝童子起开笼,不闻戛戛回天风。

缑山仙人吹凤琯,八极无尘綵云断。

何由振羽当我前,借骑一只蓬莱天。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