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竹二首(其一)晚凉

我昔爱此君,手植清溪曲。

春雨长龙孙,森然数竿玉。

风摇疏影长,日转新阴绿。

披襟趁晚凉,啸歌净炎燠。

年来亦何事,东驰复西逐。

披图见此君,俯首愧尘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与敬仰之情。开篇“我昔爱此君,手植清溪曲”,诗人回忆起自己亲手在清澈溪流旁种植竹子的情景,表达了对竹子的深厚情感。接着,“春雨长龙孙,森然数竿玉”描绘了春雨滋润下竹子生长的景象,形象地比喻为“数竿玉”,展现出竹子的高洁与生机勃勃。

“风摇疏影长,日转新阴绿”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竹林随风摇曳的美丽画面和随着时间变化而呈现出的新绿之色,进一步突出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最后,“披襟趁晚凉,啸歌净炎燠”表达了诗人享受晚凉时,借着竹林的清凉与自然之音,释放内心的热情与情感,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竹子的赞美上,而是转向了对自己现状的反思:“年来亦何事,东驰复西逐”。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追忆与对当前生活的思考,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和个人追求的无果。

结尾“披图见此君,俯首愧尘俗”则是诗人面对画中竹子时的自我反省,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愧疚与向往自然、纯净生活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收录诗词(647)

黄仲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竹二首(其二)甘泽

蔼蔼碧琅玕,托根傍苔石。

挺拔霜霰馀,苍然含正色。

况复新雨过,薿薿增润泽。

伟哉卫武公,学已跻圣域。

淇澳播声诗,托此比其德。

有志希圣贤,兹图视为则。

形式: 古风

拟古

故人千里别,遗我双干将。

其鞘饰鞞琫,其刃生寒芒。

鞘以示韬晦,刃以明坚刚。

时行即徇义,时止当深藏。

雌雄喻同心,以勖长不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画

纷纷浮世上,举眼皆尘俗。

蓬莱杳何许,但见云海绿。

呼童抱瑶琴,青山纵遐瞩。

欲弹山水调,和以阳春曲。

缅怀钟子期,百身恨难赎。

皓月幸无恙,流光满林麓。

夜夜照孤琴,庶以慰幽独。

形式: 古风

和丁石崖太守赠箕阳陈宪副致政诗六首(其一)

贪夫溺忘返,达人自不羁。

时行施惠利,时止娱诗书。

而况故山下,犹有旧田庐。

及此身强健,不归待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