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与敬仰之情。开篇“我昔爱此君,手植清溪曲”,诗人回忆起自己亲手在清澈溪流旁种植竹子的情景,表达了对竹子的深厚情感。接着,“春雨长龙孙,森然数竿玉”描绘了春雨滋润下竹子生长的景象,形象地比喻为“数竿玉”,展现出竹子的高洁与生机勃勃。
“风摇疏影长,日转新阴绿”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竹林随风摇曳的美丽画面和随着时间变化而呈现出的新绿之色,进一步突出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最后,“披襟趁晚凉,啸歌净炎燠”表达了诗人享受晚凉时,借着竹林的清凉与自然之音,释放内心的热情与情感,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竹子的赞美上,而是转向了对自己现状的反思:“年来亦何事,东驰复西逐”。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追忆与对当前生活的思考,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和个人追求的无果。
结尾“披图见此君,俯首愧尘俗”则是诗人面对画中竹子时的自我反省,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愧疚与向往自然、纯净生活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