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夹径菊

夹径尽黄英,不通人并行。

几曾相对绽,元自两行生。

丛比高低等,香连左右并。

畔摇风势断,中夹日华明。

间隔蛩吟隔,交横蝶乱横。

频应泛桑落,摘处近前楹。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小路两侧满是黄色的花朵,狭窄得无法两人并行。
它们从未面对面开放,而是成双成对地生长。
花丛高低错落,香气弥漫在左右两侧。
微风吹过,花丛摇曳,阳光从中穿透显得明亮。
远处传来蟋蟀的叫声,蝴蝶在花间穿梭纷飞。
它们频繁回应着桑落酒的飘香,采摘时靠近屋檐前的柱子。

注释

夹径:小路两侧。
尽:全,都。
黄英:黄色的花朵。
不通:无法。
人并行:两人并肩行走。
曾:曾经。
相对:面对面。
绽:开放。
元自:本来就是。
两行:成双成对。
丛比:高低错落的花丛。
香连:香气相连。
畔摇:花丛摇曳。
势断:风势中断。
中夹:中间穿插。
日华:阳光。
间隔:远处。
隔:隐约传来。
蛩吟:蟋蟀鸣叫。
交横:交错。
蝶乱横:蝴蝶乱飞。
泛:飘散。
桑落:桑落酒。
摘处:采摘的地方。
近前楹:靠近屋檐前的柱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被黄色的菊花挤占的小路,行人无法并行,只能单独通过。诗中提到的菊花不仅繁盛且生长在两旁的丛中,它们高低不一,散发着香气,左右交织成一片。风吹过时,小径上的菊花随风摇曳,阳光穿透其间,显得格外明媚。在这样的环境里,还能听到蛐蛐的鸣叫声和蝴蝶飞舞的声音。

诗人通过对夹径菊的描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暗含了一种淡泊名利、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咏柳花

浮生失意频,起絮又飘沦。

发自谁家树,飞来独院春。

朝容萦断砌,晴影过诸邻。

乱掩宫中蝶,繁冲陌上人。

随波应到海,沾雨或依尘。

会向慈恩日,轻轻对此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国学试风化下

霁阙露穹崇,含生仰圣聪。

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

静发宸居内,低来品物中。

南薰歌自溥,北极响皆通。

蘋末看无状,人间觉有功。

因今委泥者,睹此忘途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春色满皇州

蔼蔼复悠悠,春归十二楼。

最明云里阙,先满日边州。

色媚青门外,光摇紫陌头。

上林荣旧树,太液镜新流。

暖带祥烟起,清添瑞景浮。

阳和如启蛰,从此事芳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春雨

电阔照潺潺,惊流往复还。

远声如有洞,迷色似无山。

利物乾坤内,并风竹树间。

静思来朔漠,愁望满柴关。

迸湿消尘虑,吹风触疾颜。

谁知草茅径,沾此尚虚闲。

形式: 排律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