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林赋海棠

君不见三郎花下吹觱栗,宁王搦管番绰拍。

一声惊梦破华清,海棠顿觉无颜色。

又不见百花潭北西郊路,醉里花仙觅奇句。

觉来酒尽花已空,诗人不是无心赋。

梨园富贵春萧瑟,空对画图三叹息。

杜陵谁有补亡诗,坡仙诗中画更奇。

君不见西园往日称繁雄,罗衣不复能春风。

雄楼杰阁春色里,温馨淑气月明中。

纤条袅袅春无力,犹绕空墙绊游客。

不应折赠寄僧房,来与幽人慰岑寂。

石门老衲僧中癯,鼻端苦觅香有无。

何似东庵人散后,月斜疏影照跏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慧林赋海棠》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海棠花在不同情境下的美丽与哀愁。

首先,诗中以“君不见”开头,引出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华清宫吹奏觱栗,宁王李宪则在旁边作画,乐声与画笔交织,惊醒了海棠的美梦,使其颜色黯淡。第二个场景则是百花潭边,诗人醉卧花间,寻找灵感,醒来时却发现花已凋零,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失落。

接着,诗中转而描述了梨园的景象,富贵的氛围中透露着一丝萧瑟,仿佛春天也失去了生机。诗人杜甫和苏轼被提及,他们的诗歌中既有文字之美,也有画意之妙。然后,诗笔转向了西园,昔日的繁盛不再,罗衣已无法在春风中舞动。雄伟的楼阁在春色中显得无力,只有月光下的疏影为游客带来一丝安慰。

最后,诗中提到石门老僧在寻找香的气息,而东庵在人散后,月光下的海棠影子投射在僧人的坐垫上,营造出一种宁静与超脱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海棠花不同情境的描绘,展现了其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以及在不同人物眼中所呈现的不同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冷山行

禅房阁雨锁春阴,幽人切切鸣幽琴。

一声两声风萧森,三弄五弄天沈沈。

纷纶十指终不乱,双鸾对舞扬哀音。

初为湘灵怨,再鼓别鹤吟。

弦声按抑止复作,忽然变态穷㠊嵚。

曲终从容奏恬淡,落花啼鸟青春深。

苗夫子,吾独知尔心。

胡为翻作冷山操,此意似欲为师箴。

昔年忆侍明光宫,曾以丝桐沃舜聪。

薰风一曲岩廊静,万国无为至化中。

明昌有道真重瞳,重瞳左右多夔龙。

朝廷诏起冷岩公,鼎湖龙去弓剑空。

不闻天宝相国忠,渔阳马嘶旌旂红。

圣主中兴日月功,首诛羿浞锄群凶。

张公上书见大计,臣以琴谏非琴工。

先生年来到骨穷,但愿四海无兵戎。

夜阑更请弹三乐,臣独饥寒亦不恶。

形式: 古风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其一)

身行半天下,何处无名山。

苏门天下胜,筑室不待年。

曩时孙公和,今代潘子渊。

无家安四壁,治生惟寸田。

去国行万里,往寄三茅閒。

山川半豺虎,一水不得前。

寄谢李龙眠,为我写风烟。

曲肱画图里,卧游西山颠。

尚恨画中隐,不得招闲闲。

有愿何必遂,古人岂尽然。

形式: 古风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其二)

人生本无累,世路自羁鞅。

悠悠尘中境,翳翳霞外想。

苏门有佳处,怅望不得往。

遥知西山下,烟雨薇蕨长。

有愿神莫违,谁谓河水广。

梦逐西飞鸟,一夕骑眇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其三)

万国角声里,日暮行旅稀。

幽人如野鹤,思逐南云飞。

冥冥花经眼,冽冽风吹衣。

平生香火愿,毋使寸心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