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国惟君子,平时让俊民。
九苞鸣大夏,一鹗降秋旻。
士尽归遗直,朝方赏谏臣。
如何孤有德,终叹百其身。
家世昆明远,声名上国珍。
青编先珥笔,白简奋当仁。
受诏乘轺急,当官襆被贫。
九流分混污,三族责顽嚚。
始使清流重,终教恶女颦。
迁官依日侧,持节度江滨。
鲁酒师围赵,曾参罪惑亲。
湘东辞树蕙,滇海卧诛榛。
脱颖贤名旧,闻丝帝念新。
云霄重起翼,风雨又司晨。
授命官何择,贤劳事不均。
更生徒禁闼,长孺是前薪。
心苦非抟石,言高触秉钧。
苟无光日照,蚤与禦魑邻。
被薄焚香夜,盘空剪韭春。
孤危仍不恤,溘死又谁论。
节概今无两,文章古与伦。
庙堂虚谠议,馆阁重诗人。
昔试儒家法,招徕观国宾。
登玆一片玉,忝作九方歅。
晏笑铺筵会,潺湲揽袂辰。
江湖漂击棹,霄汉望拖银。
远慰空庭目,时烹尺素鳞。
病羸增复减,儿女学兼姻。
任道诚无负,论交亦有神。
祝鸡从废坠,乘骥又邅迍。
宇宙宏才少,风霜往迹陈。
苍生卒何望,青史岂终沦。
不详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人才最盛乾隆时,磊落九客须眉奇,中丞示我使我思。
伯思少日我早识,继识鱼门与幼植。
官于礼部遇沈郎,钱君吐文五色章。
我见夺目贡玉堂,是年因识周书昌。
景郑两君吾未见,但听声名知国彦。
我去燕山岁月侵,江边再遇沈与任。
后来但听悬归旐,一别天涯涕泪深。
惜哉诸客今零落,万里秋风馀一鹗,中丞独立淩江郭。
当年九客居京都,写摹同气为之图。
图内中丞方盛壮,今日霜华凝鬓上。
况复衡门老秃翁,梦寐平生惟恻怆。
接膝他乡理必离,写真佳士神恒王。
九客高才世所珍,中有直节高嶙峋,既没不朽真谏臣。
流传文笔皆千古,寥落弓裘得几人?
天留一客康世屯,中丞贵矣而能贫。
野树苍山秋复春,披褐作颂容耆民。
尺图千载传不泯,亦可髣髴于其人。
古鐎如釜柄而足,今之至者形乃同。
昼炊不饱壮夫腹,夜击犹警罢士躬。
想从云车入云垒,白草龙沙逾万里。
行色终辞马足尘,清风却傍蟳书几。
君不见缓带犹无挽强力,升米不能尽一食。
磊落寸衷包武库,票姚万骑随麾斥。
但持此器出萧关,肤公自勒天山石。
又不见惜翁衰老将尽年,见此虽小亦呺然。
挈取山行煮野菜,击歌聊和《采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