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十才名重,归来白发侵。
一官驹在谷,有子鹤鸣阴。
剩著潜夫论,今亡子敬琴。
送车知几两,松壑助哀音。
此段乃宋代文学家李弥逊所作,取自《郑尚明学士挽诗》之二。诗中透露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首句“四十才名重,归来白发侵”表达的是郑尚明在世时声望显赫,但归隐之时却已是两鬓斑白,这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更映射出人生的无常和悲凉。
接着,“一官驹在谷,有子鹤鸣阴”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情景,其中“一官”指的是郑尚明归隐后的平静生活,“驹在谷”形象地展现了他归隐山谷的境况,而“有子鹤鸣阴”则增加了一丝生动之感,通过孩子和鸟儿的声音,勾勒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
第三句“剩著潜夫论,今亡子敬琴”中,“剩著潜夫论”可能是指郑尚明生前留下的学术成就或对后世的影响,而“今亡子敬琴”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子”字,或许包含了对逝者身份地位的尊称,也可能暗示着逝者在生前与音乐(即“琴”)有所渊源。
最后两句,“送车知几两,松壑助哀音”,则是写诗人在为郑尚明送行时的心境。这里的“送车”表达了告别之情,而“几两”则可能指的是简单的礼物或是对逝者的最后敬意;“松壑助哀音”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自然景观在此刻也似乎与诗人一同哀悼,松林的风声仿佛在为逝者送行增添了一份哀伤之声。
整体而言,此段诗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以及对于生命无常与荣耀过后的寂寞的感慨。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人物羲皇上,尘中无此流。
高谈悲管晏,老手命曹刘。
室有芝兰弃,家馀钟鼎收。
平生断金约,堕泪盖棺休。
楼头钟鼓晓催衙,吏散庭空日已斜。
烽火望中常作客,簿书丛里偶成家。
阴阴密叶榴垂实,剪剪新荷藕结花。
小立方塘一杯酒,又传归恨到天涯。
琳宇风微宝辂还,春随人意却馀寒。
金堤花拥华芝盖,银汉云扶白玉盘。
宴及臣邻三事协,欢均区宇九夷安。
年年端阙龙灯试,万岁声中拜舞看。
江北江南可避喧,已甘丘壑寄馀年。
筠梢松盖一区宅,莲叶菱花二顷田。
秋到登山更临水,夜归骑马似乘船。
醉中不必分乘坠,世事从头一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