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热烟疏竹古原西,日日乘凉此杖藜。
闲处雨声随霹雳,旱田人望隔虹霓。
蝉依独树乾吟苦,鸟忆平川渴过齐。
别有相招好泉石,瑞花瑶草尽堪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避暑的田园风光图。开篇“热烟疏竹古原西,日日乘凉此杖藜”两句,以热闹的景象开启画面,"热烟"指的是炎热季节的炊烟,"古原西"则是广阔无垠的田野,诗人每天都在这片凉爽的地方散步,手持一根杖藜。这里通过“乘凉”二字传达出避暑之意。
接下来的“闲处雨声随霹雳,旱田人望隔虹霓”两句,转而描绘了雨后的情景。“闲处”指的是幽静的居所,“雨声随霹雳”则是说雨声伴随着雷鸣,营造出一种天气变化中的氛围。"旱田人望隔虹霓"表现了干旱之地的人们渴望雨水的心情,他们眼巴巴地望向远处的彩虹和云层,希望得到雨水的滋润。
诗人接着写道:“蝉依独树乾吟苦,鸟忆平川渴过齐。”这里,“蝉依独树”形象地描绘了蝉虫栖息在一棵孤零零的树上,它们“乾吟苦”,似乎也感受到了炎热的煎熬。而“鸟忆平川渴过齐”则表达了鸟儿怀念那宽广而湿润的平原,渴望着能飞越那干旱之地。
最后,“别有相招好泉石,瑞花瑶草尽堪携。”诗人提到还有其他美好的地方在邀请他去,那里有清凉的泉水和坚硬的岩石,以及各种珍奇的花草。"尽堪携"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些美好带走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避暑时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受,同时也透露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邀约。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梅月来林寺,冥冥各闭门。
已应双履迹,全没乱云根。
琢句心无味,看经眼亦昏。
何时见清霁,招我凭岩轩。
北游兵阻复南还,因寄荆州病掩关。
日月坐销江上寺,清凉魂断剡中山。
披缁影迹堪藏拙,出世身心合向闲。
多谢扶风大君子,相思时到寂寥间。
一百二十日,煎熬几不胜。
忆归沧海寺,冷倚翠崖棱。
旧扇犹操执,新秋更郁蒸。
何当见凉月,拥衲访诗朋。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