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竹夫人

青奴扶正了,仗清节,擅专房。

喜入眼玲珑,回文织就,好梦相将。温香。

有人到老,守冰肌、无分配冬郎。

簟展一家眷属,情根节节潇湘。书床。瘦并琴张。

高枕卧,北窗凉。学碧玉回身,绿珠入抱,颠倒鸳鸯。

新妆。小红慢妒,盼银河、一点没心肠。

岁岁从他薄倖,秋来惯撇秋娘。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竹夫人(一种竹制的寝具)为题材,通过描绘竹夫人在夜晚陪伴主人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清雅生活和情感寄托的独特见解。"青奴扶正了,仗清节,擅专房",形象地写出竹夫人以其清新之气占据卧室,象征着主人对它的喜爱和信任。

"喜入眼玲珑,回文织就,好梦相将",运用了回文手法,既赞美了竹夫人精致的工艺,又暗示它能带来美好的梦境。"温香"二字,进一步渲染了竹夫人带来的温馨与舒适。

"有人到老,守冰肌、无分配冬郎",表达了竹夫人如同贞洁女子,始终如一地陪伴,不离不弃。"簟展一家眷属,情根节节潇湘",则深化了这种情感联系,竹夫人仿佛成了家中的一员,与主人的情感紧密相连。

接下来,词人借竹夫人之口,表达出对主人的深情:“瘦并琴张”,意指竹夫人虽单薄却坚韧,如同琴瑟和谐。"高枕卧,北窗凉",写出了竹夫人在北窗下给人带来的清凉与宁静。"学碧玉回身,绿珠入抱,颠倒鸳鸯",运用典故,形容竹夫人如同碧玉、绿珠般娇美,与主人亲密无间。

最后,"新妆。小红慢妒,盼银河、一点没心肠",以小红(女子名)的嫉妒反衬竹夫人的忠诚,而"岁岁从他薄倖,秋来惯撇秋娘",则表达了竹夫人甘愿承受主人的冷落,始终如一的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竹夫人为主角,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词人对清寂生活的向往和对深情陪伴的感慨。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波引.豆粥

一盂花乳。小厨净、玉纤自煮。

豆秸红处,绿阴泼庭午。

雪色糁云子,菜把新含风露。

片时香嫩琼酥,翠匙滑,佐瓜瓠。滹沱夜渡。

者风味、时一领取。野人清趣,笑冰雪中苦。

何须问丹鼎,此即淮南家务。

万一春卖蓝桥,乞作仙杵。

形式:

琐窗寒.纸窗

书影堆山,诗材劈雪,一房天亮。

玻璃六扇,坏了贫家色相。

选溪藤、薄于素纱,淡妆人坐秋光爽。

秪娇雏觑处,旋撕补,乱瘢如掌。风幌。月平初上。

印几幅方空,竹茎花样。凉添冷布,还买千丝越网。

小蜂儿、钻了又钻,可怜来路将眼障。

配芦帘、帐子梅花,坐领西风响。

形式:

满庭芳.蚊烟

香屑笼衣,苦蒿缚柱,担头不费多钱。

小窗天黑,飞响作雷颠。

薰取氛氲一室,螉螉泣、细管残弦。

纱幮小,法云浓处,清净坐诸天。亭边。

池草合,平头奴子,摇扇无眠。

盼秋风不到,夜月如年。

那用银荷袅篆,便贫家、梦也成仙。

篝灯畔、一群宵小,功德扫狼烟。

形式: 押[先]韵

探春.问休庵消息

䆉稏吹香,音书隔月,孺人稚子安否。

校尉摸金,将军负腹,风卷乱鸦飞去。

小小春灯影,偏幻出、梨园几部。

不应韵事唐宫,一枰猧局终古。弹尽哀弦何补。

将破子家山,琴换珠柱。

憎命文章,腐儒天地,谁把草堂赀助。

且载花潭酒,作生日、荷花红处。

转眼西风,笠头吹上秋雨。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