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宫

春风初散月朦胧,天上人间此夜同。

十二玉楼春不锁,妒人何必尽深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美丽景象,将人间与天界相联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春风初散月朦胧”,描绘了春风吹散冬日严寒后,月色在朦胧中显现的情景。春风带来生机与温暖,月色则增添了一抹静谧与神秘,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与静、暖与冷和谐共存的画面。

次句“天上人间此夜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越时空的连接感。诗人通过“天上人间”这一对比,表达了无论是在人间还是在天界,此时此刻都共享着同一轮明月,同一份美好。这种跨越界限的共鸣,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宇宙间某种深层的和谐与统一。

第三句“十二玉楼春不锁”,描绘了一幅华美的宫殿景象。这里的“十二玉楼”象征着豪华与尊贵,而“春不锁”则意味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无法被任何事物所束缚,即使在最宏伟的宫殿之中也不例外。这句诗不仅赞美了宫殿的壮丽,更寓意着春天的永恒与生命的不朽。

最后一句“妒人何必尽深宫”,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嫉妒的反思。诗人似乎在说,嫉妒之心并非深宫独有,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通过这句话,诗人提醒人们,不应让嫉妒之情束缚自己的心灵,而应珍惜眼前的美好,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美景,以及对人间与天界、繁华与自然、生命与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洞察。

收录诗词(19)

王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琅,约为明崇祯间诸生。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徵召不赴。后礼函是于雷峰,法名今叶。著有《蛙雨楼稿》、《野樗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 字:澹子
  • 号:开五居士
  • 籍贯:番禺

相关古诗词

旋庵上人指度东岭望海有感

林寂秋烟迥,潮回落日悬。

乍寒山气敛,未雨水云连。

击楫思浮海,行吟欲问天。

不堪逢世难,惆怅对前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喜天和尚自诃林解夏掩关雷峰

迢迢海阔烽烟远,虞苑深秋一棹还。

手拂寒云归野径,窗开明月认前山。

孤峰扫榻藏高影,万木横桥断俗閒。

池上风幡翻论后,满庭黄叶掩荆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冬夜月色明皎与诸子宿雷峰祝天和尚

半壁飞花照佛灯,石幢不动自崚嶒。

松檐百尺浑巢鹤,竹榻一庭惊定僧。

如此山川常欲睡,故将心目夜重登。

明朝荐取无言偈,香雪蒙头答未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海云院会送侯月鹭奉母太君榇归葬雒阳

士龙入雒君还雒,元直从亲君丧亲。

挥泪渡河寻旧土,去家探岳寄閒身。

风悲木杪天无色,夜到山中梦有人。

若到夷门封植后,定将东海谢西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