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清溪

清溪溪上山,九山山下水。

山水遥相望,美人隔千里。

飞鸿来远音,老鹤喜得类。

望履杳无从,岂或尼而止。

采兰以为赠,折梅以为寄。

芳馨匪常存,怀想恶能已。

吾衰年几何,岁月犹川逝。

理奥欠析微,书囊未穷底。

古杭可苇航,溪流迅如驶。

虽爽菊秋期,花时更清美。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澈的溪流之上有山,山下则是九座山下的水。
山水相望,美丽的身影却相隔千里。
飞雁带来远方的消息,老鹤因同类的到来而欢喜。
期待的脚步消失无踪,难道会被阻碍而停止吗?
采摘兰花作为赠礼,折取梅花寄托思念。
芬芳的气息不会长久保存,怀念之情怎能停止?
我的年华已老,时光如流水般流逝。
道理深奥难以详尽剖析,书籍的海洋还未穷尽。
古老的杭州可以乘苇舟航行,溪流快速如马奔腾。
虽然错过了菊花的秋季约定,但花期更显清新美好。

注释

清溪:清澈的小溪。
九山:形容山多。
远音:远方的声音。
尼而止:被阻止或停止。
采兰:采摘兰花。
折梅:折断梅花。
芳馨:芬芳的香气。
岁月犹川逝:时光如流水般流逝。
书囊:书籍的积累。
苇航:用芦苇编成的小船。
花时:花开的季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开篇“清溪溪上山,九山山下水”,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幽山水之美的赞叹。紧接着,“山水遥相望,美人隔千里”则表达了一种淡泊的情感态度,虽与所思念的人远离,但心中充满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飞鸿来远音,老鹤喜得类”,通过描写飞鸟和老鹤的行为,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似乎在通过这两种不同生物的动作,表达自己对于自由和解脱的向往。而“望履杳无从,岂或尼而止”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渴望与期待。

下片“采兰以为赠,折梅以为寄”,通过具体的行为展示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兰”和“梅”往往象征着高洁和坚贞,而“赠”和“寄”则是表达情感的手段,彰显了诗人深沉的情意。

接着,“芳馨匪常存,怀想恶能已”,诗人通过对花香难以长存的感慨,表达了对于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不能永恒的无奈。而“吾衰年几何,岁月犹川逝”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生命年华流逝的自省与哀叹。

最后,“理奥欠析微,书囊未穷底。古杭可苇航,溪流迅如驶。”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以及对自然世界中水流不息的赞美。而“虽爽菊秋期,花时更清美”则是对秋季花卉之美的一种独特感受,表现出诗人对于四季变换中的美好事物都能保持一种清醒而欣赏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水、生物和自然现象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远方所思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操。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道友

忆昨君有行,飘飘气欲仙。

去作苏门啸,不觉晚岁年。

云采照高秋,盟言尚无愆。

远音传征鸿,俄乃栖冷泉。

北山有野鹤,长唳声闻天。

高人游华胥,岂不惊昼眠。

囊中宝苑书,香翰徒联翩。

安得九灵光,晔晔飞我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理学

寥寥二千载,道统几欲坠。

濂洛暨关中,浚源接洙泗。

乾淳诸大儒,流派何以异。

无极而太极,性命发其秘。

先天而后天,理数稽其至。

四书共群籍,精微穷奥义。

五常与异端,辨析无遗旨。

谓教以渐进,谓功可直遂。

为说虽殊科,其归同一揆。

践修本诚敬,讲贯非口耳。

要在绝己私,浑然循天理。

启钥以抽关,发蒙而警聩。

后进有所宗,绝学得所继。

作者蔑以加,百世或可俟。

形式: 古风

野塘晚步

数亩涵空碧,波光可染衣。

荷枯惟藕在,荻老作花飞。

水净游鳞见,天寒过雁稀。

十分清绝处,秋月散明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隋炀帝

方其为储贰,用智固已谲。

及夫据大器,为谋抑何逆。

龙舟及凤谲,无岁不游适。

离宫与别殿,快意事淫佚。

置酒燕要荒,会者三十国。

紫舌与黄支,无所不臣服。

亲驾两征辽,方且肆穷黩。

群盗遂蜂起,土地日以蹙。

惛犹不知悟,愎谏辄诛戮。

肘腋俄变生,兵刃交于目。

不肖孰甚焉,身亡而国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