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颖叔帅熙河,并引

西方犹宿师,论将不及我。

苟无深入计,缓带我亦可。

承明正须君,文字粲藻火。

自荐虽云数,留行终不果。

正坐喜论兵,临老付边锁。

新诗出谈笑,僚友困掀簸。

我欲歌《杕杜》,杨柳方婀娜。

边风事首虏,所得盖么么。

愿为鲁连书,一射聊城笴。

阴功在不杀,结草酬魏颗。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翻译

西方的将领还在沉睡,谈论将领无人能及我。
如果没有深入的计划,轻松悠闲我也能胜任。
朝廷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的文章如火焰般灿烂。
虽然多次自我推荐,但最终未能留下。
你总是热衷于讨论军事,晚年仍投身边疆事务。
轻松谈笑间创作新诗,同事们被你的才华所震撼。
我想唱起《杕杜》这首诗,那时杨柳正柔美多姿。
在边疆作战,俘虏敌人虽不多,但每一份胜利都值得。
我愿效仿鲁仲连,一箭射下聊城的城楼。
不杀生的阴德,就像结草报恩的典故,铭记在心。

注释

宿师:沉睡的将领。
苟:如果。
承明:宫廷。
自荐:自我推荐。
边锁:边疆事务。
僚友:同事朋友。
杕杜:古诗篇名,形容杨柳。
么么:微小。
鲁连:鲁仲连,战国时期义士。
阴功:暗中积下的功德。
结草:结草报恩的典故,出自《左传》。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内容充满了对军事策略和个人才华的自信,以及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开篇“西方犹宿师,论将不及我。”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军事才能的自信,认为在讨论用兵之道时,自己的见解超越他人。

接下来的“苟无深入计,缓带我亦可。”则是说如果没有更好的策略,即使是临时起用的计谋,也可以考虑采纳。诗中“承明正须君,文字粲藻火。”一句,通过对“文字如火”的形容,表达了作者对于书信交流的重视,以及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愿望。

然而,“自荐虽云数,留行终不果。”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即便是多次自我推荐,也未能得到预期的结果。紧接着“正坐喜论兵,临老付边锁。”则是在表达作者即使到了老年,也还乐于讨论军事,并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传承下去。

诗中的后半部分,“新诗出谈笑,僚友困掀簸。”描绘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场景,作者与朋友们通过诗歌交流,相互之间充满了欢乐。而“边风事首虏,所得盖么么。”则是对边疆战事的关心,以及对于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取得成就而感到满足。

最后,“愿为鲁连书,一射聊城笴。阴功在不杀,结草酬魏颗。”一段,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还有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和平的向往。这里的“阴功”指的是无声无色的功绩,而“结草酬魏颗”则是比喻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报答对方的恩惠。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在军事、文学上的才华,还透露出他对于边疆战事的关心,以及对个人才能的自信。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再送二首(其一)

使君九万击鹏鲲,肯为阳关一断魂。

不用宽心九千里,安西都护国西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再送二首(其二)

馀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

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次韵颖叔观灯

安西老守是禅僧,到处应然无尽灯。

永夜出游从万骑,诸羌入看拥千层。

便因行乐令投甲,不用防秋更打冰。

振旅归来还侍宴,十分宣劝恐难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

寒厅不知春,独立耿玉雪。

闭门愁永夜,置酒及明发。

忽惊庭户晓,未受烟雨没。

浮光风宛转,照影水方折。

鬓霜未易扫,眉斧真自伐。

惟当此花前,醉卧黄昏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