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中寄友人

别来难觅信,何处避艰危。

鬓黑无多日,尘清是几时。

人情将厌武,王泽即兴诗。

若便怀深隐,还应圣主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自从分别后很难再得到消息,何处才能避开艰难和危险。
黑发不多的日子已经所剩无几,何时才能迎来清平世界。
人们的情感即将厌倦战争,君王的恩泽将激发诗歌创作。
如果真的有深远的隐居之心,也应被圣明的君主所理解。

注释

别来:自从分别。
难觅信:很难再得到消息。
避艰危:避开艰难和危险。
鬓黑:黑发。
无多日:所剩无几。
尘清:清平世界。
人情:人们的情感。
厌武:厌倦战争。
王泽:君王的恩泽。
怀深隐:有深远的隐居之心。
圣主:圣明的君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蠙所作,名为《乱中寄友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在动乱时期的愁苦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别来难觅信,何处避艰危。"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外界消息的渴望以及寻找避难所的迫切心情。在战乱频仍的年代,获取可靠信息变得异常困难,每个人都在寻求一个安全的庇护所。

"鬓黑无多日,尘清是几时。"

诗人通过对头发变白的提醒,感叹时光易逝,表达了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人情将厌武,王泽即兴诗。"

这两句展示了人们对于长期战乱的心力疲惫,以及诗人在这种背景下仍能创作出诗歌的情形。"王泽"一词通常指代帝王的恩泽,这里可能暗示着对和平时期的向往。

"若便怀深隐,還應聖主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藏内心真实情感的担忧,以及希望圣明之主能够理解人民的苦难与愿望。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统治者的期待和对社会安宁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展现了战乱时代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困境,同时也透露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101)

张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 籍贯:清河
  • 生卒年:公元895年

相关古诗词

别后寄友生

上马如飞鸟,飘然隔去尘。

共看今夜月,独作异乡人。

就养江南熟,移居井赋新。

襄阳曾卜隐,应与孟家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投所知

十五年看帝里春,一枝头白未酬身。

自闻离乱开公道,渐数孤平少屈人。

劣马再寻商岭路,扁舟重寄越溪滨。

省郎门似龙门峻,应借风雷变涸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投翰林张侍郎

举家贫拾海边樵,来认仙宗在碧霄。

丹穴虽无凡羽翼,灵椿还向细枝条。

九衢马识他门少,十载身辞故国遥。

愿与吾君作霖雨,且应平地活枯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投翰林萧侍郎

九仞墙边绝路岐,野才非合自求知。

灵湫岂要鱼栖浪,仙桂那容鸟寄枝。

纤草不销春气力,微尘还助岳形仪。

从来为学投文镜,文镜如今更有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