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村鸡鸣四野,自策蹇驴东。

怪木常争路,长松独受风。

樵歌生涧底,烧气入云中。

回首题诗驿,真成雪上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山行》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山间徒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物情感的交融。

首句“村鸡鸣四野”,以鸡鸣声作为背景音,渲染出清晨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鸡鸣四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活的气息。

接着,“自策蹇驴东”一句,点明了行者的出行方式和方向。骑着老驴向东行进,既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行者可能怀揣着某种目的或期待,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

“怪木常争路,长松独受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山路上的奇特景象。怪木与长松的并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也寓意着人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怪木与长松在风中的不同表现,象征着面对困难时的不同态度和应对策略。

“樵歌生涧底,烧气入云中”则将视线转向山间的另一面——溪流与烟火。樵夫的歌声从涧底传来,充满了生活的欢愉与希望;而山间的烟火,则是人类活动的痕迹,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山林间和谐共生的画面。

最后,“回首题诗驿,真成雪上鸿”表达了行者在旅途中留下的印记。回首处,驿站上的诗句如同雪地上的鸿雁,虽短暂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象征着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到达目的地,更在于沿途的发现与思考。

整体而言,《山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的融合,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太白楼和稚存

骑鲸客去今有楼,酒魂诗魂楼上头。

阑干平落一江水,尽可与君消古忧。

君将掉头入东海,我亦散发凌沧洲。

问何以故居不适,才人自来多失职。

几今谁是青莲才,当时诘屈几穷哉。

暮投宗族得死所,孤坟三尺埋蒿莱。

吁嗟我辈今何为,亦知千古同一坏。

酒酣月出风起壑,浩浩吹得长襟开。

形式: 古风

舟泊

江澨莽还阔,晖阴景俄变。

地冷荒春心,雾酸侵酒面。

破庙云翻旗,空草日移线。

独立不见人,尘头野风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霰]韵

大雪登清风亭

竹屋风乱鸣,青灯黯无色。

城头鼓忽沈,户外雪盈尺。

曳革来幽亭,亭空浩虚白。

了了见千峰,森森动孤魄。

林辉辨枝条,竹重失萧摵。

自来顿袖吟,谁寻独行迹。

何处无雪看,清境此难觅。

形式: 古风

桓温墓

虎视中原气未伸,一生功罪总难论。

错缘温峤推英物,便认王敦作可人。

泪尽金城空感逝,歌残白纻定伤神。

南州旧是登临处,废冢千年草不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