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子声赴试

与君砚席辱周旋,义理蚕丝每共研。

颖悟最居德祖后,声名愧出照邻前。

身同槁木甘吾隐,赋就凌云羡尔贤。

莫道孙弘曾不遇,汉庭推毂在兹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为明代唐顺之所作《送冯子声赴试》。诗人以深情厚谊开篇,提及与友人冯子声在学问上的密切交流与探讨,犹如蚕丝般细腻深入,共同研习义理。接着,诗人对冯子声的才智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其颖悟超群,虽不及德祖,但声名却超越了照邻,表达了对其才能的由衷赞赏。

下半部分,诗人以“身同槁木”自比,表达自己甘于隐逸的生活态度,而对冯子声的才华则羡慕不已,希望他的文赋能够如同凌云之气,令人赞叹。最后,诗人以孙弘未遇之事类比,暗示冯子声虽暂时未得显赫,但如汉庭推毂之礼,终将得到应有的赏识与重用,寄予了对冯子声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整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又蕴含了对友人才华的深切期待和祝福。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送褚生滔赴试

久撤皋比绝来往,褚生时复疑柴门。

文有波澜堪得髓,座无笙管只清言。

客心落叶秋江绕,别思平芜夕鸟翻。

此去期君战胜后,归来正对菊花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鄱阳别方道人

户庭不出已多年,千里随君意豁然。

饮醉或歌还或泣,鬓蓬疑鬼又疑仙。

讵知衰凤堪为笑,且学涂龟得自全。

今日别离何足恨,终期共住白云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夜同陈澄江张梦麟城壕泛月

森爽秋逢三五中,霜天云物坐来空。

河灌百川还小艇,寺藏荒野亦疏钟。

客啸忽闻清唳雁,月圆真讶吐珠龙。

疑君与我皆仙骨,身世何须更挂胸。

形式: 七言律诗

和张尚书甬川新修池亭奉母登憩作

圣朝耆旧位登三,彩服公余乐更堪。

东洛抚师双玉节,西园奉母一茅庵。

春晖映处花侵户,冬笋成时竹上檐。

闻道闲居新作赋,承欢养性此能兼。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