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物如公乃作州,不知谁合致公侯。
清名不与官称等,颇解天公用意不。
这首诗赞扬了曾秀州的高尚品格,诗人认为他的才能和德行超越了州官的头衔,暗示他实际上应当得到更高的地位,如公侯一般。"清名不与官称等"一句,表达了对曾秀州清廉名声的赞美,认为他的声名远超于一般的官职荣誉。最后一句"颇解天公用意不"则暗含对上天公正识人之意的肯定,即曾秀州的才能得到了上天的认可。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高度评价了曾秀州的人格魅力和才德。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我向茶山得屡行,至今人说老先生。
九原不作吾安仰,宗武宗文贤弟兄。
昔人行役功名误,嗟我何为久未回。
落尽繁花有青子,期君烟雨上池台。
送君祇数梅花节,开到岭梅君不回。
折得花来有重出,妾惟孤影愧妆台。
兰芽紫坼映青盆,杏蕊红深供佛瓶。
何独春能归草木,看君已老鬓重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