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

自问意何如,身穷业有馀。

卷怀君子道,耽味古人书。

月给非无酒,晨羞亦有鱼。

山头刺史宅,未替是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我常常自问内心如何,尽管身处困境,但我的事业仍有余裕。
我将自己卷入君子之道,沉醉于研读古人的书籍。
每月虽有固定的供给,足以买酒,早晨的食物也有鱼供应。
虽然山上的刺史官邸华丽,但这并非我心中的归宿,仍是我的简陋居所。

注释

自问:自我反思。
意何如:内心状态如何。
身穷:处境困厄。
业有馀:事业尚有余力。
卷怀:沉浸于思考。
君子道:高尚的道德或行为准则。
耽味:沉迷于品味。
古人书:古代的典籍。
月给:每月的固定收入。
非无酒:并非没有酒。
晨羞:早晨的食物。
亦有鱼:也有鱼供应。
山头:山顶上的官邸。
刺史宅:刺史的官邸。
未替:并未改变。
是吾庐:是我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自甘平凡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情操。诗中的“自问意何如”表明诗人在自我审视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而“身穷业有馀”则显示出诗人尽管生活清贫,但精神世界却十分丰富。接着,“卷怀君子道,耽味古人书”两句,通过对先贤之道和古籍的研读,诗人在精神上得到了滋润和满足。

“月给非无酒,晨羞亦有鱼”则描绘了诗人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也有着自然赐予的美好,如同月光下的清酒和早晨捕获的鲜鱼,都是生活中的小确幸。最后,“山头刺史宅,未替是吾庐”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接受与适应,即便是在偏远的小屋中,也能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

整首诗通过平淡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扬的情怀,以及诗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满足。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自宽

身世龙钟且自宽,追量才分合饥寒。

朝中旧友休誇贵,箧里新诗不博官。

晓发静梳微霰落,夜琴闲拂古风残。

会须归去沧江上,累石移莎拥钓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自笑

年来失职别金銮,身世漂沦鬓发残。

贫藉俸钱犹典郡,老为郎吏是何官。

开樽暂喜愁肠破,堆案仍劳病眼看。

自笑不归田里去,谩将名姓挂朝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芍药诗(其三)

满院匀开似赤城,帝乡齐点上元灯。

感伤纶阁多情客,珍重维扬好事僧。

酌处酒杯深蘸甲,折来花朵细含棱。

老郎为郡辜朝寄,除却吟诗百不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芍药诗(其一)

牡丹落尽正凄凉,红药开时醉一场。

羽客暗传尸解术,仙家重爇返魂香。

蜂寻檀口论前事,露湿红英试晓妆。

曾忝掖垣真旧物,多情应认紫微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