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六尺枯筇度远岑,野花啼鸟助清吟。
云低似觉天根近,涧远因知地脉深。
阅世岂容无正眼,穷源须要识初心。
春寒局促良堪厌,一笑阳和破积阴。
这首宋代诗人蒋恢的《行山》描绘了诗人徒步山林的场景。首句“六尺枯筇度远岑”,以六尺长的竹杖(筇)过越远方的山岭,展现了行走的艰难与山势的峻峭。次句“野花啼鸟助清吟”,则通过自然景物——野花和鸟鸣,烘托出诗人游历山林时内心的宁静与诗意的流淌。
第三句“云低似觉天根近”,写云层低垂,仿佛触手可及,让人感到与天空的距离拉近,形象生动。第四句“涧远因知地脉深”,通过深涧暗示大地的深远和神秘,寓含哲理。第五句“阅世岂容无正眼”,表达诗人对世间万象的洞察力,强调要有明辨是非的智慧。
尾联“穷源须要识初心”,揭示出诗人追求事物本质的决心,以及对初心的坚守。最后,“春寒局促良堪厌,一笑阳和破积阴”以春天的寒冷和积聚的阴霾为背景,表达出诗人期待春暖花开,驱散阴霾的心情,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行山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寓言人生哲理,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取向。
不详
幽事每堪娱,秋深晚霁初。
帆分江影破,风勒鸟行疏。
山色美无度,稻花香可书。
逍遥今夕意,未厌短辕车。
柘川之西有削石,屹立巍巍峻如壁。
下有沧浪百尺深,澄清恰似秋天碧。
逝者如斯竟不停,孺子长歌堪濯缨。
故知源头有活水,支流分派迢迢清。
玉川一带光涵秋,渔艇纵横网罟稠。
西风日落寒烟暝,煌煌灯火明中流。
数点如萤走络绎,影趁流波泻金液。
一声欸乃明灭间,邻鸡又报东方白。
谁凿云根清气泄,混混源泉流不竭。
味极太古比龙涎,饮之令人骨清彻。
父老为云有葛仙,丹成此地经多年。
寂寞烟霞洞云静,惟留斯迹令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