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木秋微警,山川夏已深。
迎风云卷幕,沉日水浮金。
晚鸟吟高木,霏烟暝远林。
杖藜循野泽,谈笑不行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将近冬初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深远之美。"草木秋微警"表明草木在秋风中变得细弱而有警示意味;"山川夏已深"则说明夏天留下的印记依然深刻,山川仍旧保持着浓厚的绿意。这两句交织出一幅从夏到秋过渡的画面,其中蕴含了时间流转与季节更迭的哲理。
"迎风云卷幕"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云彩随风舞动,好似天幕在轻轻摇曳,给人以超然物外之感。紧接着"沉日水浮金"则是对光线与水面交织的美妙描述,沉静的阳光透过水面闪烁着金色的光辉。
晚间时分,"晚鸟吟高木"展现了鸟儿栖息在高大的树枝上,发出悠扬的歌声,这种景象不仅丰富了自然界的声音世界,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霏烟暝远林"则是对远处山林中薄雾弥漫、光线渐暗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迷人的氛围。
最后两句"杖藜循野泽,谈笑不行吟"表达了诗人在田间小路上缓缓行走的情景,他手持拐杖,身处湿润的野泽之中,与朋友谈笑风生,却并不急于一时,这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令人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而又充满诗意的秋日场景。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裛尘朝雨细,透竹夕阳明。
鸟雀知春去,牛羊散晚晴。
官闲端欲老,谋拙漫无成。
堂下清溪水,三逢蘋芷生。
山川收滞雨,乌鹊有和声。
半岭日犹照,一天云尽行。
人皆理墙壁,吾亦扫柴荆。
鹅鸭何多喜,渠流漾浅清。
东园本是吾家有,不到经旬亦可嗟。
步出寝门迎晓日,却从篱外望新花。
安禅岂问荒三径,阅古终须饱五车。
儿女相怜牢落甚,为翁浅盏酌流霞。
众木交阴园径荒,独寻细径上东冈。
山头秀插垂云处,江面平分浴日光。
沙际离离横水鸟,林端历历过风樯。
登临每到消忧处,不觉三年客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