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二十章(其十)

有鸟有鸟名为鸮,深藏孔穴难动摇。

鹰鹯绕树探不得,随珠弹尽声转娇。

主人烦惑罢擒取,许占神林为物妖。

当时幸有燎原火,何不鼓风连夜烧。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有种鸟儿名叫鸮,藏身洞穴稳固牢。
鹰鹞盘旋寻不着,珍珠弹完叫声更骄。
主人困惑放弃捕捉,允许它占神林成精怪。
当初若有蔓延火,为何不煽风彻夜烧。

注释

有鸟有鸟:起始强调,指‘有一种鸟’。
鸮:猫头鹰,一种夜间活动的鸟类。
深藏:隐藏得很深。
孔穴:洞穴,这里指猫头鹰的藏身处。
鹰鹯:猛禽类鸟,这里泛指捕食鸟类。
绕树:在树周围盘旋。
探不得:找不到,抓不到。
随珠:珍贵的珠子,比喻尝试多次。
声转娇:叫声变得更为诱人或挑衅。
主人:可能指猎人或想捉猫头鹰的人。
烦惑:感到烦恼和困惑。
罢擒取:放弃捕捉。
许占:允许占据。
神林:可能指神圣不可侵犯的树林。
物妖:妖怪,这里指猫头鹰被视作不祥之物。
当时:那时候。
幸有:幸好有。
燎原火:蔓延的大火,比喻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
鼓风:用风助燃,比喻利用机会。
连夜烧:整夜燃烧,彻底清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名为“鸮”的鸟儿,深藏在树洞之中,稳若泰山,不易被惊动。即使是鹰鹯这样的猛禽,也无法探查得到,只能听到珠弹发出的细微声响。这显示了作者对这种鸟儿坚守隐居生活的描写。在诗的后半部分,主人似乎因为某种迷惑而抓住了这只鸟,并认为它可能是山林中的神异之物。随后提出一个假设,如果当时有大火可以用来驱逐这样的妖物,那么为何不借助风势,连夜烧掉这些不祥之物。

诗人通过这种想象和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某种现实或精神世界中存在的“异物”或“迷惑”的态度。同时,这也可以看作是对当时社会某些不合理现象的一种隐喻。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想象力和文学才华。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有鸟二十章(其十一)

有鸟有鸟名燕子,口中未省无泥滓。

春风吹送廊庑间,秋社驱将嵌孔里。

雷惊雨洒一时苏,云压霜摧半年死。

驱去驱来长信风,暂托栋梁何用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有鸟二十章(其十二)

有鸟有鸟名老乌,贪痴突悖天下无。

田中攫肉吞不足,偏入诸巢探众雏。

归来仍占主人树,腹饱巢高声响粗。

山鸦野鹊闲受肉,凤皇不得闻罪辜。

秋鹰掣断架上索,利爪一挥毛血落。

可怜鸦鹊慕腥膻,犹向巢边竞纷泊。

形式: 古风

有鸟二十章(其十三)

有鸟有鸟谓白鹇,雪毛皓白红觜殷。

贵人妾妇爱光彩,行提坐臂怡朱颜。

妖姬谢宠辞金屋,雕笼又伴新人宿。

无心为主拟衔花,空长白毛映红肉。

形式: 古风

有鸟二十章(其十四)

有鸟有鸟群雀儿,中庭啄粟篱上飞。

秋鹰欺小嫌不食,凤皇容众从尔随。

大鹏忽起遮白日,馀风簸荡山岳移。

翩翾百万徒惊噪,扶摇势远何由知。

古来妄说衔花报,纵解衔花何所为。

可惜官仓无限粟,伯夷饿死黄口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