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悠然四望通,渺渺水无穷。
海鹤飞天际,烟林出镜中。
云消澄遍碧,霞起澹微红。
落日浮光满,遥山翠色同。
樵声喧竹屿,棹唱入莲丛。
远客舟中兴,烦襟暂一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比和色彩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
“悠然四望通”一句,以悠然的态度展开全景式的观察,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紧接着,“渺渺水无穷”则更强调了水天一色的辽远和深邃。
“海鹤飞天际,烟林出镜中”这两句,通过对海鹤飞翔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凡尘、自由翱翔的意境,而“烟林出镜中”则是借用了古代画中的技法来形容自然景物之美,如同镜中所映。
接下来的“云消澄遍碧,霞起澹微红”两句,则通过对天空中云霞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清新与温婉。其中,“云消澄遍碧”表达了一种清澈见底的蓝天,而“霞起澹微红”则是细腻地刻画出晨曦初照时的柔和光线。
“落日浮光满,遥山翠色同”这两句,则是在描绘夕阳西下时景象之美,以及远处山峦在暮色中的统一绿意。
“樵声喧竹屿,棹唱入莲丛”两句,通过对林间木工和船夫声音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生动的田园生活场景,而“棹唱入莲丛”则是诗人对水边渔家生活的一种细腻刻画。
最后,“远客舟中兴,烦襟暂一空”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旅者,在船上感受到的那份心灵的宁静与释放。这里“舟中兴”暗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喜悦,而“烦襟暂一空”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烦恼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声音和光线变化的捕捉,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豁达。
不详
泰坛恭祀事,彩仗下寒坰。
展礼陈嘉乐,斋心动众灵。
韵长飘更远,曲度静宜听。
泛响何清越,随风散杳冥。
彻悬和气聚,旋退晓山青。
本自钧天降,还疑列洞庭。
春风生梓泽,迟景映花林。
欲问当时事,因伤此日心。
繁华人已殁,桃李意何深。
涧咽歌声在,云归盖影沈。
地形同万古,笑价失千金。
遗迹应无限,芳菲不可寻。
厚地生芳桂,遥林耸干长。
叶开风里色,花吐月中光。
曙鸟啼馀翠,幽人爱早芳。
动时垂露滴,攀处拂衣香。
古调声犹苦,孤高力自强。
一枝终是折,荣耀在东堂。
寒桂秋风动,萧萧自一枝。
方将击林变,不假舞松移。
散翠幽花落,摇青密叶离。
哀猿惊助袅,花露滴争垂。
遗韵连波聚,流音万木随。
常闻小山里,逋客最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