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四十首(其二十)

同声曾不少,今日几人存。

最想匡山衲,多时阻笑言。

交惟天下士,法是众中尊。

却谢三千客,吾归不二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在明末清初时期创作的《感秋四十首》中的第二十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道义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同声曾不少”,诗人感叹曾经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如今已寥寥无几,流露出一种岁月无情、世事变迁的感慨。接着,“今日几人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最想匡山衲,多时阻笑言。”这里提到的“匡山衲”可能是指僧侣或隐居者,诗人表达了对这些精神追求者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然而,“多时阻笑言”则透露出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交流已经中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思念。

“交惟天下士,法是众中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真正朋友的珍视,认为他们是超越世俗的智者,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值得尊敬。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道德价值的重视。

最后,“却谢三千客,吾归不二门。”这句话意味着诗人拒绝了众多的应酬和交际,选择了一条更为纯粹和内省的道路。他回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真正的平静和满足。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许,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道义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秋四十首(其二十一)

欲采琪花去,云深不可知。

青天难矫翼,尘世总低眉。

方朔何容易,灵均有所宜。

金丹如可授,会是别渑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感秋四十首(其二十二)

故人书不至,边雁度梅关。

月色江湖上,秋声枕席间。

霜清九曜石,木落二樵山。

独向南楼叫,知予鸥鹭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感秋四十首(其二十三)

与子策龙媒,言登南武台。

长空一鸟疾,远水孤帆来。

自古兴怀地,应高作赋才。

北风吹且缓,目极秋云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感秋四十首(其二十四)

昔日王孙路,而今草已黄。

还家对乡里,拂面有繁霜。

磊落生高兴,萧条免慢藏。

浮家皆信美,回首暮川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