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秋(其一)

前山雨歇。爱竹树低阴,轩窗无热。

珠箔半垂,清风细绕,萧萧吹华发。珍簟粲枕设。

珊瑚瘦,琉璃滑。永日敧枕,知谁是伴,旧书重揭。

清绝。轻云淡月。梦同泛、沧波万叠。

杯盘狼籍处,相扶就枕,欢笑歌翻雪。

转棹小溪湾,人家灯火断明灭。

正携手,无端惊回,槛外数声鶗鴂。

形式: 词牌: 曲江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生活图景。开篇“前山雨歇”,设置了一个雨后清新的环境氛围。接着,“爱竹树低阴,轩窗无热”表达了对竹林和室内凉爽环境的喜爱,这里的“轩窗”指的是有格子或栏杆的窗户,常见于古代建筑中。

在下一句“珠箔半垂,清风细绕,萧萧吹华发”,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室内的珠帘与自然界的清风进行对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这里的“珠箔”是指装饰性质的窗帘,而“萧萧吹华发”则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轻拂之状。

接下来的“珍簟粲枕设。珊瑚瘦,琉璃滑”,展示了室内的奢侈与精致,其中“珍簟”指的是装饰华美的床榻,“珊瑚瘦,琉璃滑”则是对其材质和光泽的细腻描写。

在“永日敧枕,知谁是伴,旧书重揭”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对悠长时光的享受以及与古籍为伴的宁静心境。这里的“敧枕”意味着长时间地依靠在枕上,而“旧书重揭”则是说翻阅那些已经熟知的古老典籍。

随后的“清绝。轻云淡月。梦同泛、沧波万叠”,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与自由之感。诗人通过对比现实和梦境,表达了对自由灵魂飞翔的向往。

在“杯盘狼籍处,相扶就枕,欢笑歌翻雪”中,诗人捕捉了一幕宴席散场后的温馨画面。这里的“杯盘狼籍”形容宴席后物品杂乱不堪,而“相扶就枕”则是对宴饮后共枕而眠的情景进行了细腻描写。

紧接着,“转棹小溪湾,人家灯火断明灭”表达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中通过“转棹小溪湾”的自然美景与“人家灯火断明灭”的日常生活场景相结合,强调了山居之乐。

最后,“正携手,无端惊回,槛外数声鶗鴂”则表现了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扰与返回现实的转变。诗人通过“正携手”的温馨场景,与“无端惊回”、“槛外数声鶗鴂”的突兀对比,展现了生活中突然发生的变化和打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室内奢华装饰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宁静时光与自由灵魂的向往,构筑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居图画。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曲江秋(其二)

香消烬歇。换沈水重燃,薰炉犹热。

银汉坠怀,冰轮转影,冷光侵毛发。随分且宴设。

小槽酒,真珠滑。渐觉夜阑,乌纱露濡,画帘风揭。

清绝。轻纨弄月。缓歌处、眉山怨叠。

持杯须我醉,香红映脸,双腕凝霜雪。

饮散晚归来,花梢指点流萤灭。

睡未稳,东窗渐明,远树又闻鶗鴂。

形式: 词牌: 曲江秋

西江月(其一)

沙上鸥群□戏,云端雁阵斜铺。殷勤特为故人书。

写尽衷肠情素。名字纵非俦匹,夤缘自合欢娱。

尽教涂抹费工夫。到底翻成吃醋。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二)

态度雪香花瘦,情怀雨润云温。故将淡墨写精神。

记得洗妆馀晕。只恐妖娆未似,谁云彼此难分。

别来憔悴不堪论。相对无言有恨。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阳春

蕙风轻,莺语巧,应喜乍离幽谷。

飞过北窗前,递晴晓,丽日明透翠帏縠。篆台芬馥。

初睡起、横斜簪玉。

因甚自觉腰肢瘦,新来又宽裙幅。

对清镜、无心忺梳裹,谁问著、馀酲带宿。

寻思前欢往事,似惊回、好梦难续。花亭遍倚槛曲。

厌满眼、争春凡木。尽憔悴、过了清明候,愁红惨绿。

形式: 词牌: 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