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郑五不去国,金陵深惧君。
校存知必毁,书在已如焚。
自是清流祸,非干比党分。
归欤虽幸矣,恨未效朱云。
这首五言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郑五的担忧和对时局的忧虑。首句“郑五不去国”暗示郑五可能被迫离开国家,而“金陵深惧君”则透露出金陵(可能指京城)对郑五的深深忧虑。接下来,“校存知必毁,书在已如焚”揭示了对知识和文献可能遭受破坏的隐忧,暗指政治动荡可能导致文化典籍的流失。
诗人认为“自是清流祸”,即当前的困境是由正直人士受到牵连的后果,而非单纯的朋党之争。“非干比党分”进一步强调问题的根源并非个人恩怨,而是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最后,“归欤虽幸矣,恨未效朱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够回归的欣慰,但也遗憾未能像汉代的朱云那样直接抗争,以保护正义。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政治讽刺诗,通过隐晦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和对朋友安危的关切。
不详
上书如啜卢仝茶,直论国体宁无哗。
依然茅苇纵横斜,钟山老柏休槎牙。
呜呼时事如丝麻,食肉者口徒咿哇。
鬼蜮空含射影沙,逐客令下堪吁嗟。
识者将谓秦得邪,淳祐寖不如端嘉。
邪人刚指正人邪,时有引喙鸣灵鸦。
失脚奇祸曹罗罝,尼山草木枯无华,奄奄山鬼相揄揶。
我今束书归天涯,不惜一去惜国家。
麦场桑陇,道都是、六代宫城遗迹。
梦里江山经几觉,还似堠旁征驿。
燕去燕来,花开花谢,那个成端的。
人烟牢落,晚风何处羌笛。
堪叹挥泪新亭,算兴亡莫补、万分之一。
到我凭阑,休更向酒畔,是今非昔。
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
伤心残照,塔尖遥露秋碧。
千岩万壑倚晴空,此洞真奇迥不同。
未数洞天三十六,想移当日太清宫。
只隔中秋一夕间,蟾光应未少清寒。
时人不会盈虚意,不到团圆不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