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州

回磴层云上,孤城返照间。

人烟趋白阪,睥睨走青山。

刍粟浮泾下,旌旗度陇还。

时看乘障吏,车马出萧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泾州的壮丽景色与繁忙景象。首联“回磴层云上,孤城返照间”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山道蜿蜒,云雾缭绕,夕阳映照下的孤城,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孤独的氛围。接着,“人烟趋白阪,睥睨走青山”两句,通过“趋”和“走”的动词,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白阪上劳作,目光越过青山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忙碌与自然的辽阔。

“刍粟浮泾下,旌旗度陇还”则转而描绘了物资运输与军队行进的场景,通过“浮”与“度”的动作,展现出货物沿泾河流动,军队跨越山岭归来的画面,既有生活气息,也蕴含着军事活动的紧张感。最后,“时看乘障吏,车马出萧关”以“乘障吏”和“车马”为焦点,进一步展示了边疆官吏的职责与边防的动态,以及他们出入萧关的情景,体现了边疆的稳定与安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泾州的自然风光与社会生活,也反映了边疆的军事与行政管理,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秋日(其一)

薄游寒暑换,仍自滞孤城。

华发看人事,浮云识宦情。

拂衣驱病色,悬榻避时名。

但欲眠清昼,相嘲任友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日(其二)

此物还堪惜,何官不可休。

驱驰如昨日,药饵更清秋。

名已千人废,家徒四壁愁。

南山归自好,沮溺本同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其三)

倦游非一日,乘兴复三秦。

多病难为客,浮名喜中人。

未堪沈案牍,何以走风尘。

祖帐东门外,贤哉一老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秋日(其四)

还乡明日事,可奈簿书劳。

弃置看同病,风尘避二毛。

酒如泾水浊,枕对华山高。

不是清秋色,何人见反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