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山房

结庐在山顶,高高傍斗坛。

夜来风飘瓦,吹雪满霞冠。

汲泉留洗药,养火为烧丹。

怕有俗人溷,书符贴板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山顶山房的生活情景,充满了道家的隐逸气息与修炼氛围。首句“结庐在山顶,高高傍斗坛”点明了山房的位置,远离尘嚣,位于山巅,紧邻斗坛,暗示着此处环境清幽,与天地自然相融。接着,“夜来风飘瓦,吹雪满霞冠”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夜晚的风吹过屋顶,雪花飘落,仿佛连霞冠都沾染上了雪白,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诗意。

“汲泉留洗药,养火为烧丹”则展现了道士日常生活的修行活动,汲水洗药,炼丹养身,体现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身心和谐的生活哲学。最后,“怕有俗人溷,书符贴板门”表达了对世俗干扰的担忧,道士担心外来的俗人会打扰到他的清净生活,因此在门上贴符以示警戒,进一步强调了其避世修真的决心和生活方式的独特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道士山房的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更传达了道家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修为的核心理念,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谭与人过访舟次因留小酌遂拉同舟

以我乡愁剧,逢君旅思新。

同为羁病客,堪作并舟人。

草碧故山路,梅残陇首春。

孤蓬随飘往,尊酒话情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哭吴非熊

徒云归是客,难道客如归。

易篑僮先散,招魂谁可依。

来惊春浪阔,去及柳条稀。

迢递黄山路,程程入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赠逆旅主人

主人忘世味,雅志在林园。

如何市朝隐,不避车马喧。

相逢具鸡黍,佐茗儗清言。

挥手自兹去,前途风雪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西江晚泛因怀邓梁二山人

西江何清浅,回合卓冈岑。

虽自非吾土,依然生远心。

予徒牵物役,尔辈足山林。

倘许从初服,薜萝春正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