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锁山十咏(其七)翠蛟亭

洄洑古涧深,蜿蜒层湍壮。

长年蓄飞泉,一决起豪宕。

高有百尺松,蓊郁蔽青障。

下有荇与萍,翠色映空旷。

恍如千丈虬,穷壑潜异状。

忽乘风云会,奋迅九天上。

尚想玉堂仙,妙思发雄放。

醉持白芙蕖,乘流动清唱。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翻译

回旋在古老的涧谷深处,水流曲折波涛汹涌。
常年积聚着飞跃的泉水,一旦喷发显得豪迈奔放。
高处有百尺挺拔的松树,茂密葱郁遮挡了青天。
下方有荇菜和浮萍,翠绿的颜色映照着广阔的天空。
仿佛千丈长的龙,隐藏在深深的山谷中,形态奇特。
忽然间乘着风云聚会,快速升腾直上九天之上。
依然怀念那仙境中的仙人,他们的奇妙思绪豪放激昂。
醉意中手持洁白的荷花,随着流水吟唱出清亮的歌谣。

注释

古涧:古老的溪谷。
蜿蜒:曲折延伸。
层湍:层层叠叠的急流。
蓄:积聚。
飞泉:跳跃的泉水。
豪宕:豪迈奔放。
百尺松:高大的松树。
蓊郁:茂盛浓密。
荇:水生植物。
萍:浮萍。
空旷:开阔。
虬:古代神话中的龙。
穷壑:深谷。
风云会:风云际会。
九天:天空。
玉堂仙:仙境中的仙人。
妙思:奇妙的思想。
白芙蕖:白色的荷花。
清唱:清亮的歌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洄洑古涧深,蜿蜒层湍壮”两句,通过对溪水曲折流淌和层层叠嶂的描写,展现了山谷的雄伟和幽静。接着,“长年蓄飞泉,一决起豪宕”描述了泉水积聚多年的力量一旦爆发,形成壮观的瀑布。

“高有百尺松,蓊郁蔽青障”则描绘了一棵高大的松树,它的枝叶浓密成为了天然的屏障。下方“有荇与萍,翠色映空旷”中的水生植物则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绿意。

诗人通过“恍如千丈虬,穷壑潜异状”表达了对这片山水之美景象的赞叹和惊讶,以及它所蕴含的神秘气息。而“忽乘风云会,奋迅九天上”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最后,“尚想玉堂仙,妙思发雄放。醉持白芙蕖,乘流动清唱”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和创作的快乐。这不仅是对外在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仙境想象和超脱现实的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16)

吕同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龙泉寺纳凉

靡靡市廛尽,杳杳泉石闲。

灌木蔽榛莽,爽籁弥空山。

飞甍纳馀辉,丹雘粲以繁。

巍然青莲宫,俯此碧玉阑。

化人淡无为,趺坐观尘寰。

支郎杳不逢,玄蝉噪其间。

昔贤憩游地,眢井潜龙蟠。

咏歌之所传,百世犹不刊。

我生悦超旷,危磴重跻攀。

归隐谅未能,溯风发长叹。

形式: 古风

题高房山夜山图

我昔绝江看吴山,朝光正落山水间。

金波远自海门入,翠岚高插扶桑殷。

安知璚楼有夜景,明月苍茫堕清影。

李侯胜赏高侯笔,展卷一时如梦醒。

形式: 古风

天香.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

冰片熔肌,水沈换骨,蜿蜒梦断瑶岛。

剪碎腥云,杵匀枯沫,妙手制成翻巧。

金篝候火,无似有、微薰初好。

帘影垂风不动,屏深护春宜小。残梅舞红褪了。

佩珠寒、满怀清峭。几度酒馀重省,旧愁多少。

荀令风流未减,怎奈向飘零赋情老。

待寄相思,仙山路杳。

形式: 词牌: 天香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

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

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