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丑厮诗

刘生望都民,病羸寄空窑。

有子曰丑厮,十二行操瓢。

墦间得馀粒,雪中拾堕樵。

饥饱共生死,水火同焚漂。

病翁恃一褐,度此积雪宵。

哀哉二暴客,掣去如饥鸮。

翁既死于寒,客亦易此龆。

崎岖走亭长,不惮雪径遥。

我仇祝与苑,物色同遮邀。

行路为出涕,二客竟就枭。

譊譊诉我庭,慷慨惊吾僚。

曰:此可名寄,追配郴之荛。

恨我非柳子,击节为尔谣。

官赐二万钱,无家可归娇。

为媾他日妇,婉然初垂髫。

洗沐作小吏,裹头束其腰。

笔砚耕学苑,弓矛战天骄。

壮大随尔好,忠孝福可徼。

相国有折胁,封侯或吹箫。

人事岂易料,勿轻此僬侥。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刘生望着都城的贫民,身体衰弱寄居在空窑。
有个儿子叫丑厮,十二岁拿着瓢讨饭。
他在坟场边捡剩饭,在雪地里拾柴薪。
他们同甘共苦,如同水火,漂泊不定。
病弱的老翁仅有一件粗布衣,度过这漫漫长夜的积雪。
可悲的是两个强盗,像饥饿的猫头鹰般夺走了他的衣物。
老翁冻死在寒冷中,强盗也丢弃了他的幼子。
他艰难地去找亭长求助,不怕路途遥远、雪深。
我的仇敌祝与苑,一同设下陷阱等待他。
路人见到这情景,忍不住流泪,那两个强盗最终被处决。
喧闹声传入我家,令我同僚震惊。
他们说:这孩子可以命名‘寄’,如同郴地砍柴的人。
可惜我不是柳宗元,只能以诗歌表达哀悼。
官府赏赐他两万钱,但他无家可归的孤儿无人照顾。
为了将来的生活,他将娶妻,还是个梳着发髻的小女孩。
他洗净身手,成为小吏,包头束腰,勤奋学习。
用笔墨耕读,拿起弓箭对抗外敌。
随着你的喜好成长,忠孝双全,希望带来福气。
或许有一天他会成为相国,甚至封侯,享受荣耀。
世事难料,切勿轻视这些困苦之人。

注释

病羸:病弱、衰弱。
空窑:空旷的窑洞。
丑厮:名字。
操瓢:拿着瓢乞讨。
墦间:坟场边。
龆:小孩。
亭长:古代地方官员。
遮邀:设伏拦截。
枭:枭首,处决。
僬侥:形容生活困苦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穷的老人在严寒中挣扎求生的悲惨情景,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与社会的不公。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病羸寄空窑”、“雪中拾堕樵”等,生动地描绘出老人在极端困境下的挣扎。

诗人通过对话和叙述的手法,将老人的遭遇与自己作为士大夫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下层民众命运的同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哀的情绪,如“官赐二万钱,无家可归娇”、“为媾他日妇,婉然初垂髫”,反映出当时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苦难的深刻体察和强烈的情感表达。通过老人的遭遇,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于生命尊严的关怀,以及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题毛女真

雾鬓风鬟木叶衣,山川良是昔人非。

祇应闲过商颜老,独自吹箫月下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

天公不解防痴龙,玉函宝方出龙宫。

雷霆下索无处避,逃入先生衣袂中。

先生不作金椎袖,玩世徜徉隐屠酒。

夜光明月空自投,一锻何劳纬萧手。

黄门寡好心易足,荆棘不生梨枣熟。

玄珠白璧两无求,无胫金丹来入腹。

区区分别笑乐天,那知空门不是仙。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由书清汶老所传《秦湘二女图》

春风消冰失瑶玉,我本无身安有触。

羊生得妇如得风,握手一笑未为辱。

先生室中无天游,佩环何处鸣风瓯。

随魔未必皆魔女,但与分灯遣归去。

胡为写真传世人,更要维摩一转语。

丹元茅茨只三间,太极老人时往还。

检点凡心早除拂,方平神鞭常使物。

形式: 古风

紫团参寄王定国

谽谺土门口,突兀太行顶。

岂惟团紫云,实自俯倒景。

刚风被草木,真气入苕颖。

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

纤攕虎豹鬣,蹙缩龙蛇瘿。

蚕头试小嚼,龟息变方骋。

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

清宵月挂户,半夜珠落井。

灰心宁复然,汗喘久已静。

东坡犹故目,北药致遗秉。

欲持三桠根,往侑九转鼎。

为予置齿颊,岂不贤酒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