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伯珍主管西归

淡墨题名冠子衿,一星州县叹浮沈。

向来寄我南楼赋,不减古人东武吟。

几阁文书聊韫玉,兰台笔札即紬金。

李家兄弟鹓鸾侣,一日双飞入上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用淡淡的墨水题写名字在衣襟上,州县官员如同星辰沉浮让人感叹。
一直以来,他们寄予我的南楼诗篇,不逊于古人的东武吟唱。
书斋中的文献犹如藏着宝玉,兰台的文稿立即显得珍贵如金。
李氏兄弟如同凤凰伴侣,一日之内双双飞入皇宫禁苑。

注释

淡墨:浅色的墨水。
冠子衿:衣领上的装饰。
州县: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浮沈:比喻仕途的起落。
南楼:指诗人所在之地的南楼。
古人:指历史上的人。
东武吟:古代诗人的作品。
几阁:书阁,藏书之处。
文书:文献资料。
韫玉:比喻珍贵的文献。
兰台:古代官署名,掌管图书。
紬金:形容文稿珍贵如金。
李家兄弟:特定人物或家族。
鹓鸾侣:比喻有才德的人,像凤凰一样高贵。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送李伯珍主管西归》。诗中通过对友人李伯珍离别时的情景和心情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古典文化的赞美。

首句“淡墨题名冠子衿,一星州县叹浮沈”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用淡雅的笔墨给李伯珍题名,象征着友情的深沉和纯粹,同时“一星州县叹浮沈”则是对李伯珍官职的委婉指代,表明他即将离开。

接着,“向来寄我南楼赋,不减古人东武吟”中,诗人提到自己曾在南楼留宿,并写下了不输给古代名篇《东武吟》的文章,这是对个人文学才能的自信表现,同时也是对友情的纪念。

“几阁文书聊韫玉,兰台笔札即紬金”则展现了诗人与李伯珍共同的文化追求和学术交流,他们在兰台上用笔墨来往,交换着文书,象征着知识的传承和心灵的沟通。

最后,“李家兄弟鹓鸾侣,一日双飞入上林”中的“李家兄弟”指的是李伯珍及其兄长或亲人,他们像仙鹤般翱翔于高空,预示着他们未来的美好命运和事业的辉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文化活动的描写,不仅表达了送别之情,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学养和对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李制干季允擢第归蜀

玉立长身太史公,诸郎个个有家风。

高文大册传书种,怨句愁吟恼化工。

鸿雁双衔月宫桂,鹓雏独恋蜀山桐。

何如天网笼云表,三凤都归上苑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沈虞卿秘监脩撰将漕江东二首(其二)

再入脩门访旧游,故人相见喜还愁。

茂林脩竹君髯碧,折苇枯荷我鬓秋。

莫把升沈著怀抱,古来贤圣几公侯。

一尊追送江东棹,梦逐清波弄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沈虞卿秘监脩撰将漕江东二首(其一)

蓬莱仙伯沈东阳,领袖诸儒太极旁。

东壁二星云汉近,西昆群玉简编香。

鸡翘豹尾无多子,锦缆牙樯有底忙。

建业江山入诗集,却归天上侍虚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陆子静删定宫使

朝路江西不十人,又看一个奉仙真。

可怜议论长倾坐,不管声名解误身。

苦忆去年郊祀日,与渠并辔笑谈春。

何时相趁沧洲去,雪笠风蓑钓白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